马克思故居
图片来源:马克思故居
(www.fes.de/marx2018)

德国西南部有一个城市叫特里尔。特里尔属德国过去的莱茵省,现在为莱茵兰─法尔茨州所辖。它是德国最古老的市镇,有2000年的历史,保留了大量罗马时代的古迹。这里曾经是选帝侯大主教的所在地,特里尔大教堂是德国三大名教堂之一。在这个不大的城市中,有三处被登录到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景观。这里还有一个更吸引我的地方,虽然它没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在我的心中它是几近神圣的,这就是特里尔市布吕肯大街10号一个巴洛克式的建筑——马克思出生的地方。

我们是在一个阴雨的天气里开始特里尔之行的。

到达特里尔的路程很曲折。从我们所在的波鸿市出发时,火车就晚点了。由于这趟火车的晚点,结果我们就没有在科隆赶上直达特里尔的火车。于是决定改道科布伦茨再转车到特里尔,我们也曾经上了开往科布伦茨的火车。但是上车后,发现列车上人很多,没有合适的座位。德国的火车太便捷和舒适了,转来换去比坐公共汽车还容易,把大家惯得十分挑剔。所以在火车即将开动的那一刻,我们又改变主意下了火车,决定乘坐另一班乘客少一点速度快一点的车。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换乘的这趟火车在满足了我们的空间和速度要求后,却在离特里尔还有200多公里的地方停下不走了,原因是前面的铁路坏了。我们只好下车。改坐由铁路部门出动的一辆奔驰轿车前往下一个车站。这倒成了计划外的公路游览。汽车走的路线与火车不同,所以我们得以有机会欣赏到德国秋天的田园风光。汽车把我们送到一个无名小站,让我们等从特里尔方向来接我们的火车。我们要在小雨中,在这个无名小站,等上半个小时。大家说,也好,如果不是这个意外,我们永远也不会到这么一个小地方来。其实这个小站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森林水车。

接我们的火车准时来了。可我们到达特里尔时已经下午2点了。我们直奔著名的黑门。

黑门是罗马时期特里尔城墙的城门楼,公元2世纪时所建。为了纪念古罗马一次失败的战役特地用黑色石头建造以示哀悼。整个城楼都是用很大的不规则的黑石头堆砌而成,登上黑门向下看,人已经变得很小了,可见它的高度。让人赞叹不已和猜不出的是那些不规则的大黑石头是怎样被堆到那么高,还整齐地在楼的顶端找齐封顶的呢?从建筑材料和建筑水平来说,特里尔的城门楼和城墙保存几千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1817年拿破仑的军队来了后,下令拆掉所有的罗马建筑,特里尔城楼也被掀掉了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残垣断壁和后来修复的一部分。

离黑门不太远的地方是罗马皇帝浴场的遗址。罗马时期在罗马帝国的疆域内建造了不少大浴场。像我们曾在巴登——巴登市洗浴过的浴场就是罗马皇帝卡拉大帝过去亲御的浴场。据说本来早期的西方人是不擅洗浴的,罗马时期大建浴场的原因是因为有一个罗马皇帝患了皮肤病,需要用温泉治病,由此开始洗浴之风。

在特里尔,较好地保留了2处罗马皇帝的浴场。

不过我们看到的浴场已经是残留的了,但从其规模、功能看,当时是极尽奢华的。浴场有三层建筑,每层分别是不同的洗浴功能。有专门的人每天把500吨水从地下一层抽到三层,形成足够的压力,再用不同的水流喷射出来,为皇帝做不同的按摩。现在残墙上的喷水孔还清晰可见。

据说一位罗马皇帝在洗浴时看到一些大臣在墙上蹭背,非常不解,便问怎么回事,回答说没有人给搓背。皇帝给他们出的主意是互相背靠背地蹭,不就是有人搓背了嘛!(此段材料来源为李铁铮的翻译)。

在特里尔的住宿可能会留下很深的记忆。出发前我们曾给特里尔的一家Youth Hotel连锁店打过电话,问是否有房子,说我们有4个人可能在特里尔住一夜,也没有说准确的时间。现在决定住下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按德国的习惯很多地方早就下班了,旅馆也停止“Check-in”了。我们到这家Youth Hotel一看,果然门上也挂出了“Stop Check-in”的牌子。正在沮丧之际,忽然发现门上贴一小条,写着:“打过电话的那4个客人,如果你们来了,你们就径直到7号房间,门开着。厨房也开着。明天早晨你们再交钱”。我们心里一阵温暖,赶紧奔向2楼的7号房间。果然,门开着,干净的被褥枕套放在床上。德国人相互之间是很信任的,他们的秩序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

第二天,我们才进行几近神圣的马克思故居的拜谒。虽然马克思故居在特里尔的建筑中不起眼,但是不用担心找不到。因为当你突然看到大街上中国人的面孔突然多起来时,马克思的故居就到了。

在特里尔市布吕肯街(原来是664号)10号门外的墙上,挂着马克思的大胡子的头像,上面写着:“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就出生在这座房子里”。这所房子是当时特里尔城律师工会主席——犹太人享利希·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父亲)买下的。马克思出生后的三个月,即1818年的8月26日,才在一个基督教教堂里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他受洗的记录。

马克思一直在特里尔本地上完中学,他的中学毕业论文就是著名的《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在这篇中学毕业论文中,17岁的马克思已经向人们展示了他的境界:“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9月24日,这届中学毕业生举行了隆重的毕业典礼。享有“特里尔第一美人”之称的燕妮的弟弟也在这个班。典礼过后,燕妮邀请马克思一家参加庆祝她弟弟中学毕业的家庭晚会。燕妮的父亲是特里尔城的枢密顾问官冯·威斯特华伦男爵。在晚会外面的花园里,比马克思大4岁的燕妮深情地望着马克思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我愿意做您各方面永远可以信任的朋友,我愿意看到您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正是在特里尔的这个夜晚,马克思和燕妮开始了热恋。马克思考取了波恩大学的法律系。当马克思终于盼到了在波恩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匆匆赶回特里尔城燕妮家的花园时,他对燕妮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知道我常常为思念你而痛苦吗?请相信我,当我说出‘我爱你’时它同时意味着‘永远’”。

马克思后来从波恩大学又转到柏林大学读哲学去了。马克思在柏林求学期间研究哲学的主要成果,集中表现在他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这篇论文的选题,是古希腊哲学史上的一个难题。马克思把这篇论文寄往耶拿大学哲学系,申请博士学位。评审委员会破例不经答辩就授予了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当律师的爸爸一直到去世都生活在特里尔。1928年德国社会民主党买下这所房子准备建成马克思、恩格斯纪念馆并计划在1931年5月5日开放。但因经济困难没有按时开放。1933年这所房子被纳粹占领和没收,纳粹居然把它用作德国法西斯特里尔党部和其报纸《国民报》的编辑部。当我在照片中看到了挂着纳粹旗帜的马克思故居时很是愤怒也感慨时代的捉弄。二战结束后,德国社会民主党收回这所房子,于1947年5月5日正式开放为马克思纪念馆。1968年在这里举行了纪念马克思诞辰150周年的活动。当时西德的总理出席并发表讲话,他说马克思的思想是伟大的,他对自由的追求是可贵的,虽然他对资本主义和私有财产的态度不够宽容和自由。

19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时候,纪念馆设计了现在这种规模的展览。从1983年到1993年的10年中共有50万人来参观马克思的故居和展览。可见马克思被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不是偶然的。

我对马克思及他的著作一直非常崇拜的,虽然我远远没有读完他的著作的中译本,但每次在图书馆看到满壁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时,都有一种仰望敬重之情,还想象过如果退休了,也许会有时间把它们读完。当我在这里看到了马克思的珍贵手稿时,很激动,那些难认的龙飞凤舞的德文笔迹,我们曾在《资本论》的扉页上见过,当年为了辨认这些难认的字体,让整理马克思《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恩格斯耗费了大量心血,尽管恩格斯一再说,“我喜欢这种劳动,这样我就重新又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但当《资本论》第三卷整理补充完成时,恩格斯还是憔悴得连他最好的朋友几乎都认不出来了。

离开马克思故居时,我忍不住在马克思故居的留言册上写下了“马克思的学识、远见和胸怀永远值得我敬重”的留言。

从马克思故居出来我们到了流经特里尔的被称为德国母亲河的摩泽尔河畔(莱茵河被称为父亲河)。摩泽尔河上的大桥也是罗马时期的遗物,叫作罗马大桥。夕阳落日,让人感慨:思想和建筑,哪个能更长久?(金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