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阶级的探讨

阶级和阶级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阶级的形成主要是由经济决定的,但在现代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分化虽然仍然是经济现象,是在经济领域内进行的,但它离不开政治权力的介入,政治因素同经济因素的结合能更好地对阶级作出解释。现代社会中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经过自我调整,阶级斗争日益趋于缓和,马克思的通过阶级斗争取得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在西方国家尚未得到证实。这些问题都需认真研究。

1. 阶级的产生与划分

有学者根据当今社会中权力市场化,权力资本化的过程及其结果提出,当今阶级分化的特点是,阶级分化是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产物,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原因作用的结果。在我国,由于掌握庞大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在权力市场化作用下造成的收入差距,其后果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二次分配所造成的差距。因此,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分化、变动并非是单纯的经济因素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反驳说,权力得以资本化、市场化,正是由于政府部门掌握了稀有资源的配置,这仍然是经济权力,是经济现象。①

未来的知识社会,知识、技术成为生产要素,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对物质材料的占有从而形成财富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对知识、技术的拥有则成为拥有财富的最主要的标志。根据这一现状,国外已有学者提出,21世纪将开始一个以认知能力为决定性力量划分阶级的世界,现代社会对认知精英的需要越来越多,金钱和权力将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他们身上。对此,我国也有学者认为,21世纪社会分层的断层线很可能划在不同智商的人群之间。

2. 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1)中间阶级问题。20世纪以来,在新的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力比重逐渐增大,具有高等学历的雇佣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越来越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群体,这些变化引起了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不是日益简单化为两大阶级,而是在旧的中间阶级之外,产生了一个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新中间阶级。

西方学者早就对这一新现象作过许多研究,看法上差异很大。有的从雇佣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不占有生产资料,受雇于国家、私人企业,仍是雇佣劳动者出发,称他们为新工人阶级;有的则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收入、知识、生活习性等等同工人有着很大的差别出发,不同意将他们归入工人阶级,认为他们就是一个中间阶级。

对于这一问题,我国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为我们科学地确定所谓“中间阶级”的阶级属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南。根据这一理论,所谓的“中间阶级”只不过是“高级的工人,其中一部分人有科学知识,一部分人有手艺,他们不属于工厂工人的范围,而只是同工厂工人聚集在一起”②,结合为统一的“总体工人”。

因此,没有生产资料,受资本家雇佣和统治,但又较一般工人具有较高的科学技能和文化知识以及社会地位的“中间阶级”,不管他们的收入有多高,社会声望有多高,从阶级属性上来说,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他们的存在和壮大,是脑体差别和阶级差别逐渐缩小的标志,是生产力巨大发展的结果。③

(2)知识分子是否是一个独立的阶级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都认为知识分子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他们总是依附于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服务于不同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新的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面对这种全面崛起的知识经济,有学者提出,在知识经济这场社会经济形态的革命中,人类将由“工业经济社会”转变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经济革命导致人的转型,把工业经济的社会成员,主要是作为体力劳动的社会成员——无产阶级,改造成为知识型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知识工人阶级。只有这样的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主宰社会物质生产过程,才有可能完成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但是,有些学者认为,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理论,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时尚能成立;而在将来,当知识、文化、技术的生产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时,这种理论就不能成立了,知识分子不仅将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而且将成为社会构成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新生产力的代表。知识分子,作为资本的拥有者,将超过经济资本的拥有者,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主宰力量。④

(3)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有的学者对于马克思的语言,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级,将逐步分化,社会日益简单化为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提出了质疑,指出,当代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并没有向简单化、两极化方向发展,而是出现了各种社会分层现象的多元化。社会矛盾也因阶级结构的变化和普遍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不再仅仅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而是阶层的、阶级的、利益集团的、民族的和种族的、激进的和保守的等等多种社会矛盾的纠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多种社会利益冲突所淡化。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了过去无与伦比的强大生产力,为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生产关系、引导市场、干预国民收入、用比较缓和的方式解决国内矛盾创造了条件。⑤

3. 关于阶级斗争

长期以来,理论界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学者对于这一力量提出了质疑,认为以“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存在着许多问题。(1)它不符合“动力”范畴根源性、初始性要求。对于阶级社会而言,阶级斗争是阶级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采用的手段,是动力和作用对象之间的中介而非动力。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并没有回答“为什么斗”这个根本性的问题。(2)它不符合“动力”范畴的价值性、方向性要求。阶级斗争并非都是正义的,有的阶级斗争推动了历史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有的却可能阻止或迟滞了历史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有的阶级斗争对于历史进步的作用也许是非正作用而属于零作用,因此,一般地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是以偏概全,不符合历史动力要求的价值性规定。(3)阶级斗争时有时无、断断续续,所以,以阶级斗争为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不周延的。在阶级社会的漫长过程中,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导致社会形态变革的斗争毕竟是短暂的,主要的历史过程仍然是敌对阶级之间的非暴力的共处,共同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在这一漫长过程中,固然有着经常性的矛盾和斗争,但这是否可以称为阶级斗争值得商榷。

针对以上分析,有学者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的杠杆。阶级斗争是为解决需要与生产的矛盾而发生的,是需要和生产这一对矛盾在展开、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它是服务于、从属于社会中需要和生产这对矛盾的解决的。但阶级斗争本身绝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杠杆作用的阶级斗争,应该是有用时、需要时、有益时使用它、推动它;相反,无用时便停止,如果有害还要竭力制止。这正是以阶级斗争作为阶级社会进步的杠杆而得出的结论。相反,如果把阶级斗争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则它一刻也不能缺少,结果很可能会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论。阶级斗争并非无条件地具有推动历史的作用,甚至,当发动阶级使用这一工具时,也可以极大地阻止社会进步;即使是进步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使用的时机、范围、力度、方式不当,也可能会阻止历史进步。运用阶级斗争这一杠杆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必须是进步阶级及其政党,它在运用这一杠杆时必须审时度势,权衡利弊,要注意选择阶级斗争的形式、时机、力度,争取以最小的代价达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目的。⑥

————————————————
①参见洪韵珊:《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几个问题》,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61页。
③参见张力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定义及“中间阶级”问题》,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9(3)。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参见吉彦波:《阶级斗争:阶级社会的杠杆》,载《长白学刊》,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