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实质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它伴随现代经济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世界经济史中,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最初是劳动力,然后是商品,既而是资本,今天则发展成为综合的要素流动,其中科技要素的流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实现最佳配置的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经济全球化下的“权威”定义是: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扩大的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于世界的支配和控制的过程。国内有的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宁愿将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互相依存性与竞争性,而不愿将其认定为一种结果、一种制度或体系,以便为中国未来的国际经济活动预留足够的空间。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至少可归纳为以下儿点: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但是全球经济竞争也在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其突出表现为商品和资本、技术等要素的国际多边流动日益加强;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贸易和金融的自由化,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的深刻过程。①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是指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融合;狭义是指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化、信息和网络化、国际分工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国际市场一体化等,同时还反映了国际政治和军事的发展变化。②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认识,国内存在三类观点:(l)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它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国境的经济壁垒已经消失,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可以自由地穿越国境。(2)有的学者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许多人士一样,把经济全球化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陷阱,对发展中国家是弊大于利的,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各国人民日益被卷人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它的运作规程,基本上是由美、欧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主导制定的。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内容是形成资本的国际大循环,西方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围绕着资源、市场和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展开激烈的争夺,从根本上讲是第三世界被西方剥夺与压迫,被纳人国际资本大循环而导致衰退、陷人困境的产物;还有的学者直接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美国化”、“美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制度、标准等,完全是按照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旨意制定的,美国还通过其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性经济组织,强行推行全球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实际上就是强行推行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化”。③(3)还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因为对经济全球化实质的理解可作一般胜和特殊性的区分,一般性是指以新技术为动力,以不断开拓的世界市场为依托的经济、金融、技术的全球性交融的扩展和深化,这有利于经济更好的开放,更好的发展,而特殊性是指以技术、资本为手段,以占领生产基地和市场为依托,实现大国资本生产方式的全球性扩张,其社会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并未化解,而且还在激化,它们必然会通过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或“一体化”把这种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在这只类观点中,尤其引起争议的是“陷阱”论,大多数学者还是赞成第三类观点。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的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一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也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进出口贸易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把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越来越不可能。过去受本国贸易保护的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诱发国内金融风险。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大大加快,其中,短期资本即“游资”占有很大的比重,它最大的特点是投机性强,在给各国带来巨大的资金供给的同时,也给各国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短期国际资本突然大规模撤出本国市场,本国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货币和金融危机。近年来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④

但是,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冲击,就把全球化视为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这种片面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符合当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发展中国家普遍落后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发展中国家自身政策的失误,包括没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亚洲“四小龙”、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例,它们经济发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积极参与了经济全球化。世界银行在199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许多经验证明,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积极的关系。它列举了下述原因:(l)配置效率。各国按其比较优势实现专业化,就能提高产出水平。(2)要素积累与投资。贸易自由化可促进投资,因为它提供进人更大市场的机会,允许获得更大的规模收益及进口过去得不到的或较廉价的资本货物。(3)知识的外溢。这只可能出现在开放经济中,因为知识包含在与开放经济有关的贸易商品、机械和被吸引到这些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里面。(4)收人分配的改善。在开放的经济中,相对充足的生产要素,如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所创造的收益往往更大。(5)政府政策的改善。在开放经济中,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缩小政府管理部门规模的要求更迫切。⑤1997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表的主题为《全球化: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指出:过去几十年来的一个主要的教训,是全球一体化的种种压力已使人们明显地感受到优劣政策的好处与代价。大凡顺应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并随之努力进行改革、开放市场、追寻有纪律约束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家,它们就像已获得成功的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一样,很有希望能踏上与发达国家的趋同之路。这些顺应潮流而动的国家可望从贸易中获得利益,取得全球市场的份额并能不断地受惠于更大量的私人资本流人。相反,没有采用这种政策的国家则将可能面临在世界贸易份额中日趋减少、私人资本流人日益枯竭、并且相对地说被甩在后面的困境。⑥

有些学者明确指出,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全球领域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可能给我国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通过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锁定我国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程,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更加清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全球化将使我国更直接地面对国际竞争。在2000年6月“21世纪论坛”上,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诺伦说:“中国企业家即将面对的全球化竞争,其残酷程度将是空前的。”而我们各方面的准备还嫌不够充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没有一家企业成为拥有一个国际市场、一个国际品牌和一个国际采购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公司”⑦。

————————————————
①参见黄卫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4)。
②参见高德步等:《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讨论会第十四次会议纪要》,载《经济学动态》,2000(10)。
③参见唐任伍:《“全球一体化”的神话,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12)。
④参见刘力:《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陷阱,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2)。
⑤参见世界银行:《中国的参与:与全球化经济的一体化》,8~9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⑥参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71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⑦曾志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载《管理世界》,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