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本章逻辑概述

本章将唯物论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主要阐明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包括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等原理。

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哲学,阐明了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生活的本质。离开实践就不可能理解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不可能理解社会的物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一节,物质世界与实践,从实践与物质世界的联系中去把握唯物论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l)说明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说明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世界统一于物质,是多样性的统一。(3)进一步具体说明马克思主义如何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以深化对唯物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在理解这一原理时,也要注意强调实践的基础作用,绝不是把实践看做是世界的本原或本体,绝不是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而是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为前提的。不管从事实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人的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们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及其发展的规律性对人的实践活动是本原的、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必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不能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

第二节,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原理。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这一原理阐明了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自然界、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的理论。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通过对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分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事物永恒发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2)通过分析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把握矛盾的基本属性;通过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矛盾问题的精髓。(3)通过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把握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4)通过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理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是科学的认识方法。(5)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它蕴涵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着重解决在掌握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基础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通过分析规律及其客观性,把握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正确把握意识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要求,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需要解决好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1.如何认识在世界的本原和状态问题上哲学派别的形成?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理解世界的本质,在实践中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包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

对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涉及了世界的本原、世界可知否、世界的状态三个重要问题: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世界的本质和本原是什么?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论和唯心论。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惟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对物质的理解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论——物质是具体实物,特点是直观的猜测,缺乏科学根据;近代机械唯物论——物质是人们认识到的具体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特点是机械性、绝对化、形而上学;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客观实在,是所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总和和抽象。唯心论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认为某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对精神的不同理解,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主观唯心论——主体之内的精神是世界本原,“我”、“自己”、“唯我论”;客观唯心论——主体之外的精神是世界本原,“神”、“上帝”、“宿命论”。历史上唯物论与唯心论对立的根源表现为,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水平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制约着人们的认识,这是社会根源;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和落后的反动的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尊重还是违背客观规律,这是阶级根源;认识过程本身的复杂性,认识一旦片面化、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论,这是认识论根源。

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世界能否被认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可能,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唯物主义是可知论,认为物质世界是可知的;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可知论,认为某种精神世界是可知的。不可知论否认人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可能,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表现为二元论和怀疑论。二元论认为世界存在着物质和精神两个不相干的本原。怀疑论对客观世界的存在和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能力持怀疑态度。不可知论的典型,一是夸大感觉的局限性,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二是夸大现象和本质的对立,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康德。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是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

第三,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论、唯心论、辩证法、形而上学相互交织,形成四种哲学形态,即:唯心的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精神的,不运动、不变化;唯心的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精神的,处在变化发展中;唯物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不变化、不发展;唯物的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处在变化发展中。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在批判地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

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而且必将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历史上的唯物论进行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从自然事物与人的感性活动的辩证关系中对物质概念作出了本质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首先,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这就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与唯心论和二元论彻底划清了界限。其次,它指出这种客观实在可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再次,尽管物质的形态、特性、结构是多样的、复杂的,但是只有客观实在性才是哲学物质概念的本质。这就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完全混同的错误,正确阐明了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由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物质性的自然历史过程,哲学物质概念作为客观实在的标志,是包含人类实践活动在内的,把客观实在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能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辩证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随着一系列以研究发展过程为特点的新兴学科和一系列以研究不同的过程和领域之间的关系的横断学科的建立,现代自然科学成果所构筑的系统生态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生命力。“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已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和一幅清晰的画面被现代自然科学物质形态、物质结构、物质层次理论所证实,被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理论所证实,从而进一步证实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丰富的社会科学理论成果不断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对自然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客观性、对人类社会生活本质的物质性和实践性的论断的科学性,并继续影响着人们对社会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入。在思维科学领域中,现代信息论、控制论、微电子技术、生命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有力地说明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客观物质过程和基础,人脑这种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是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加以描述和模拟的物质过程,使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成为现代思维模拟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依据。

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得到了充分体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原理解决社会历史领域中重大问题的光辉典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升华与运用的具体化。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指导我们树立科学意识,反对各种腐朽意识和现代迷信的锐利武器。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实事求是”,即要求人们以严肃的态度、严密的观察和实验、严格的推理来探求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新规律。科学意识要求我们追求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求真务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今天,唯物论与唯心论、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并未止息,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一,要正确理解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内在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现象,共同的本质和本原是物质,都统一于物质。

第二,要正确理解意识在起源、本质和作用上所表现出来的物质统一性。意识在起源上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在本质上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反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实践基础上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这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都离不开物质世界。

第三,要正确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区别和联系的中介是实践,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解决了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从而对社会历史本质进行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四,要正确理解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客观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和改变客观物质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科学回答了社会的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性与自然物的客观性完全一样,即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与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完全一样。而且,对人们的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5.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深刻内涵?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深人而全面的分析,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做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6.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中包含着对立和差异;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7.如何理解“和谐”的含义?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有人把和谐与矛盾对立起来,认为和谐就没有矛盾,有矛盾就不是和谐。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第一,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

第二,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具有的各自的特点、个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在矛盾群中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在每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个性离不开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第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9.如何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事物是量和质的统一,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量和质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发生转化。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掌握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把握适度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学会“保度”,为了促进事物转化必须适时“超度”。处理实际问题必须要讲究分万、把握火候,胸中有数,掌握事物的客观进程。

第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在此问题上要防止两种错误的观点:夸大量变,否认质变,导致庸俗进化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保守、僵化;夸大质变,否认量变,导致灾变论、激变论,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盲动、冒险;这两种倾向都是割裂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结果。

第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首先,要重视做好准备工作。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从小事做起,注重积累其次,要做好转化工作。抓住时机,把握机遇,实现新飞跃,加快发展。

第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要注重比例结构,抓大放小,深化改革;顺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的关系,又好又快,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长期积累。

10.如何把握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方法论意义?

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否定实现了新事物从旧事物中产生,吸取了旧事物的合理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克服和保留。

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事物发展辩证内容来看,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完善自己,每一次否定都有片面性,只有经过否定再否定,完善再完善的过程,才能实现全面发展,这体现了事物的前进性和发展的总趋势——新生旧死,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从事物发展辩证形式来看,要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才能形成一个发展周期(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周期性和具体发展道路,两次向对立面的转化,实现了向出发点的回归,在更高的基础上重复原有起点的特征,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表现为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总趋势。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在理论上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绝对肯定和肯定一切,绝对否定和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工作中要科学地对待人、事、物、历史、文化,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既把握住事物的存在和现存性质,又把握住事物的未来和发展趋向。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复古主义;对待外国的东西,学习和利用一切合理因素,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都是错误的。

第二,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辩证统一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反对形而上学、循环论和直线论的思想武器,片面夸大前进性,否认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直线论,以急躁冒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政治上表现为“左倾”盲动主义;片面夸大曲折性,否认事物发展的前进性是循环论,以悲观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政治上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其次,它是坚持革命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理论依据。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要承认前途的光明,树立必胜信念,要承认道路的曲折,不断艰苦奋斗;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坚定政治立场,灵活斗争艺术;正确对待改革中出现的曲折和困难,它们都是发展中的暂时的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克服改革中的困难。

11.怎样全面掌握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如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的辩证关系中已蕴涵着矛盾分析法。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被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联系就是具有必然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在特定的联系中,因果划分才有意义,原因不等于结果,区别是确定的;在普遍联系中二者的区分不确定,亦因亦果。复杂条件下,此因彼果,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在现实中,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一因多果,同果异因,复合因果,多因多果,事前估计后果,提高预见能力;事后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有利原因,实现积极结果。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体现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发展前途。偶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定如此、不确定的趋势,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引起的,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两者相联结而存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开辟道路。所以必须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但也绝不可忽视偶然性的作用,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标志着事物的现状。可能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尚未实现的潜在的东西,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可能性的理解要区分可能与不可能(有无客观根据);区分现实可能和抽象可能(当前客观条件是否充分);区分可能性的大小(概率统计,大数规律);区分相反的可能性(内部矛盾引起的不同结果)。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二者关系相互依存,可能性以现实性为根据,现实性以可能性为前提,相互转化,现实→可能→新现实→新可能。因此,把握这一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在实践中,把立足点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好的可能成为现实。从现实出发,就是从实际出发,预见可能,就是规划发展。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根本性质。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现象表现本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正面表现本质的真象;也有歪曲、反面表现本质的假象。真象和假象都可能引起主观感觉的错误(错觉)。本质是内在的、共性、相对稳定,理性才能把握;现象是外在的、个性、活跃易变,感性可以感知。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二者的对立,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二者的统一,证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存在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适合内容促进事物发展,形式不适合内容则阻碍事物发展,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12.如何理解归纳与演绎的辩证思维方法?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第一,归纳和演绎的区别。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一种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第二,归纳和演绎的联系。一方面,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另一方面,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不能摒弃片面性和表面性,所得结论还不是充分可靠的,因此,归纳必须靠演绎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大致地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揭示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

13.如何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是分解与组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第一,分析与综合的区别。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构成这一认识对象的基础的部分、本质的方面。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第二,分析与综合的联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分析与综合的实质,就是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联系和过程在思维中的再现。

14.如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规律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要深人理解规律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是事物的内在根据;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是事物必定如此、确定不移的趋势;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是丰富多彩的现象背后的共性、稳定性、可重复性。

第二,要深人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不以任何个人、集团的意志为转移,而人的意识活动却要受规律的支配;人们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在实践中却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规律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福利获得自由的目的;人们不能藐视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会受到惩罚,尊重客观规律会取得成功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15.如何正确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要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与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一样是客观的物质构成的、充满着内部矛盾的辩证运动过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本身。

其次.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长期发展的结果,自然界与人的分化是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分化的前提,社会规律是高级运动规律,自然规律是社会规律的基础,社会规律是自然规律的延伸。

再次,作为客观对象的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都能被人的主观能动性所反映、认识和利用,都发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有用无用的价值关系。

最后,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利用都是为满足人类实践的需要。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躯体和物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引起自然界的某些变化,并能有目的地引发、调节和控制自然界中的实物、能量和信息过程,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人在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来实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第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自然规律是物质世界低级运动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在起作用;自然规律通过事物之间自然而然的方式表现出它们的相互作用,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决定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自觉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规律的特殊性表现为:

首先,社会规律总是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的,社会历史就是人类活动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类活动的规律,它是在偶然性和必然性、重复性和不重复性的辩证统一中起作用的。

其次,社会规律是和人的意识作用密切相联系的。人的活动总是受一定的意识支配的,是有目的的。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产生出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合力,即最终的历史结果,形成了社会规律。社会规律有人的意识参与,但历史结果和社会规律作为一种自然过程是不以任何单个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无数单个的意志和活动的“合力”。

再次,社会规律归根到底与人们的利益密切联系。利益是人们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保障条件,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物质利益。社会规律发生作用的整个过程中,必然要引起人们之间利益上的矛盾,适应社会规律才能满足根本利益。

最后,社会规律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6.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及其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为: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步骤,表现出同一定的目的性相联系的活动的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同时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感性的基础土进行理性的能动的创造意识能把握当前、过去和未来,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动性更重要的在于以“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为指导,通过实践将其实现出来,实现改变现存世界或创造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现实。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刘人的生理状况有重要影响。

人们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前提,只有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在正确认识指导下,采取符合客观规律的行动,才能实现人们预想的目的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就是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即化为实践;通过实践使主观见之于客观,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再次,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在认识程度上和改造程度上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最后,正确估计意识能动作用的大小。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导致盲动、冒险“左”的错误,否认意识能动作用导致僵化、保守右的错误。

17.怎样用辩证唯物主义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在社会领域,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科学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