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本章逻辑概述

本章阐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人类思想领域中的两个重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的变革就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把实践观点和辩证法引人哲学,使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本章分为三节: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首先是分析两种历史观的根本对立,论证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科学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奠定理论基础在阐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之后,用唯物辩证法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就要研究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店在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中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这两个规律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全过程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体现为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但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它不是自发地起作用的,而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这就需要研究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以及科学技术等诸方面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动力系统其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既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那么,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呢?这个问题也是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教材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首先论述了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区别,进而论述了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以及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对个人特别是杰出的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作具体分析。

在把握本章的逻辑结构时,要着重了解以下基本观点:其一,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少、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唯物史观揭示了人们社会活动的深刻根源,强调了决定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社会经济关系,也就是人们为解决物质生活问题而从事的生产和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其三,社会历史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是社会矛盾首先是社会基本矛盾合乎规律的运动发展的过程。其四,人类历史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五,人类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整个社会就像一座极其复杂的建筑物,既有自己的基础,又有自己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其六,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实质就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的阶段。其七,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破解“历史之谜”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历史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历史是否存在客观规律的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性。

第一,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这就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理论的长期统治,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即社会历史观中驱逐出去。

第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在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由生产力决定的高度,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系统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各种现象和要素之间的本质关系,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世界观,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为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

2.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出发,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作用。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指社会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如何认识这种状况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第一,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思想多样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应该看到,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比如,有的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追捧极端个人主义;有的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理想信念动摇;有的人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错误思想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一个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总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挥着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有人说,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60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其实,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并不在于它产生时间的长短,而是决定于它正确与否。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绝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马克思主义总是在不断地吸收、借鉴和融和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才会兴盛;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人民将失去前进的方向。

第三,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坚持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要把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条最根本的政治原则,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不断作出新的政治概括。二是要对社会思想状况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三是要根据各种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作出深入分析和回答,把疑惑说明白,把道理讲透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对错误的思想要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努力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3.为什么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两者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历史上的各种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和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只有当它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时才能够存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本相适合的矛盾运动;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第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把握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发展方向,把握具体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己任,促进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调整和解决,才能制定出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其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非得失和成败的客观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最后,一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4.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我们应当如何深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形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卜层建筑的变革及其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排除异己势力,维护根本利益;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第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新的基本相适合的矛盾运动;与此相适应,上层建筑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第四,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要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上层建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发展。其次,必须正确把握深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有利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的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的保护,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促进生产力发展,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最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5.怎样正确认识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关系?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第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区别。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不同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即规律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人们历史选择性是指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它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主体的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选择的方向、目标和方式是否正确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的联系。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首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其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必然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最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正是在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社会变革实现的。

6.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是因为:

第一,两对基本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基础的物质生产的内在关系,构成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涉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与文化关系,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矛盾,它们的解决就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

第二,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解决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第三,两对基本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在阶级社会中会导致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的积累,引发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实现一定社会形态的变迁和更替。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通常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的,都是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包括科学技术、民族关系、全球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和平与发展问题等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面临的一切社会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发展状况。

7.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第一,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阶级斗争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时,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变成其发展的桎梏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与维护旧的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形成尖锐的对抗。为了建立新的社会形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只有通过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

第三,正确认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首先,必须从不同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社会基本矛盾的状况来说明。其次,不能脱离客观现实,片面否认或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不同革命阶级的斗争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性和进步性是与历史进步的趋势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水平相一致的。要坚持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8.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地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科学技术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科技发展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提高,大大地改变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使劳动力结构向着智能化趋势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人们的劳动方式正在实现着智能自动化、大系统管理和控制自动化的根本性变革;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变革,生产的分工和协作的广泛发展,最终必然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和现代信息技术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能更多地从事科学、艺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创造性活动。学习已日益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不断更新和充实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和科学技术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的发展,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形成了新的知识理论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去研究一系列新现象、新领域、新课题。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

首先,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消极作用,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引起的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其次,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与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有关。资本的社会属性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维持着剩余价值的积累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制度设计中缺乏科学技术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使科学技术的控制本身成为对人自由、隐私权利的侵害,对技术的过分依赖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失去自我和能动性,使科学技术“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导致国际关系中的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落后国家在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上受制于人,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9.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第一,“全球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它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在社会发展中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第二,“全球问题”的解决条件和途径。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形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加强国际合作,协调各方利益,采取统一行动;对于造成相关问题的社会制度和不合理的社会形式需要进行深刻的变革。

10.怎样理解两种历史观在谁创造历史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被称为英雄史观。

第一,要充分认识英雄史观产生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少数英雄人物“幕前”的意识作用加以夸大和绝对化,否认广大人民群众“幕后”的客观活动,这是它的认识根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着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似乎他们在为所欲为地主宰历史,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忽略,这是它的社会历史根源;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阶级偏见,而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这是它的阶级根源。

第二,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就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即通过自己的人生谱写了自身个体的“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在这些纵横交错的力量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推动和促进力量;也存在着违反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阻碍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它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而是对历史本质的逻辑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这一点上,而是更深人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1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坚持以人为本,与我们党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完全一致的。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一,坚持发展为了人民。要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共同前进。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都要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要体现和保障人民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党和政府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

第二,坚持发展依靠人民。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第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或很少被最广大人民享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就会落空,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基础。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改善民生,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四,坚持在发展中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懂得以人为本的道理,而且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2.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人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是因为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群体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建设和谐文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文化内涵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问题。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和谐文化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合。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既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建设和谐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