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本章逻辑概述

本章史论结合,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理论与实践结合,阐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般特征和坚持、改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重要性。包括以下三节: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讲,暴力革命是基本形式,这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否定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和意义。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最初的设想,社会主义将首先产生在生产力比较发达、世界交往有了普遍发展和无产阶级人数众多的欧美国家,并且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是,历史的进程并没有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预想的那样发展,而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首先出现了社会主义的曙光。

十月革命取得成功,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人坚定地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原理,结合当时国际国内面临的一系列新形势,对如何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成为世界性的历史潮流。“二战”胜利后,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向东欧和东亚扩展,不仅在地理上连成一片,而且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制度和体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广大劳动人民破天荒第一次成了国家的主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论述了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认识的深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以及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出概括。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理解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客观的历史条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广阔前景。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表明,无产阶级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00多年来一些国家已经找到了各自成功的道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尚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探索。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人阶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不能取得胜利。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二、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尽管社会主义思想产生于16世纪,但如果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古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中,都可以发现不少与社会主义思想相通的智慧火花。这些言论和观点虽然不成体系,但它们都反映了劳动大众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愚弄人的阶级社会的抗议,表达了他们对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富裕、文明的理想社会的企盼。

16—17世纪,世界历史迈入资本主义的产生时期。凭借生产技术的显著改进,社会分工的急剧变化,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出现了。与此成因果,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加快进行,新的阶级即资产者和无产者这一对生死冤家也联袂而生。与此相联系,最早的近代空想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正是在这些国家出现的。19世纪初,世界历史进人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时期。伴随生产方式的推进,产业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起来。在与资产阶级日益频繁且尖锐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不断得到锻炼,其素质也相应提高。在逐渐觉醒的阶级意识的指引下,反抗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越来越具有独立的形态。

在这种情况下,反映无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理论,也迈上新的台阶。这时的社会主义思想,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更加深刻,对未来社会的构想更加科学,其理论表述形态也更加系统。其代表人物就是所谓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即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的努力、联手将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推上了最高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资料。

2.在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问题上,如何看待暴力革命与和平方式的关系?

对于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国内外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认识强调暴力革命,一种认识强调和平过渡。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强调暴力革命。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在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资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它是不会自愿让出政权的。在资产阶级的暴力镇压之下,无产阶级要想实现自己的革命任务,就不得不经过暴力革命。正如马克思所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1页)这对于以前的剥削制度的更替是如此,对于无产阶级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彻底的革命来说,更是如此。在强调暴力革命的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本教材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马克思在19世纪70年代,曾经认为英、美有可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列宁在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时,也曾经认为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是,实践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谈的是例外的情况,是作为“设想”讲的,虽然和平过渡是“革命史上极为罕见的机会”(《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0页),但是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国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历史事实。所以,如果轻易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原则,让无产阶级完全放下武器,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缺乏根据和有害的。当然,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做出决定。

3.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论断?

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必然”。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虽有曲折,但基本上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特别是“二战”以后,更是这样。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总统肯尼迪惊呼:“时间不是我们的朋友。”然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世界历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曲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谷,危机重重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新的变化。

面对这一现象,“两个必然”还是否成立?回答是肯定的,这仍然取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状况。

“两个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两种制度、两种运动进行现实较量所产生的历史现象,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对应关系。现实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每一次自我调节,都使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而社会生产力的发挥则可能给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带来某种炫耀的资本;现实中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失误,同样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暂时受阻无疑会使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蒙受尘垢。在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上述两种现象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历史的明处看去,“两个必然”的实现进程不是直线,而是螺旋式上升的曲线。但是,“两个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却是另一种形式。什么是“两个必然”实现的内在逻辑呢?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发挥和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成熟之间的联系及其发展。从“世界历史性”的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同步的渐进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一分,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就成熟一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越是发挥,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就越是趋于成熟;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殆尽之日,就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完全成熟之时,当然也就是“两个必然”全面实现之秋。这就告诉我们,同世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的演进一样,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也是一个大尺度的历史时代。至少从1825年欧洲爆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那时起,一直到“两个必然”彻底实现之日止,都属于这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大时代里,无论历史演进的箭头发生怎样的偏斜,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像黄河怎么九曲十八弯也要东归大海一样。站在这样的历史制高点上看去,当前世界历史上发生的这点儿变化,就实在是小事一桩,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的曲折,是社会主义螺旋式前进的一个插曲;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无非是把“两个必然”实现的进程推进了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间永远不会成为资本主义的朋友。

4.值得关注的列宁“政治遗嘱”。

从1922年12月到1923年3月,列宁口授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八篇书信和文章。此外,还口授了一些短信、备忘和札记。所有这些被后人称为列宁的“政治遗嘱”。在列宁的遗嘱里有下述重要的政治思考:

(1)成立职业革命家与工农优秀分子结合的队伍,以巩固党中央的团结和稳定,防止分裂。

列宁在逝世前,曾预见到党中央领导班子有分裂的危险,并就此提出了防止分裂的建议。一是改变规模,增加人数,从“十来个”或“二十来个人”,增加到“几十人甚至一百人”(《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这样的中央委员会不再是一个狭小的领袖集团,而是一个小型代表会议,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和监督党的重大决策;二是改变成分,打破清一色的职业革命家传统,减少职业革命家的比重,大量增加最下层的工人、农民。列宁认为这样做:“第一,能使中央委员会本身具有稳定性,第二,能真正致力于革新和改善机关。”(《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2页)同时,列宁还公开地评论了党的几位主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及其缺点和不足,指出党的领导人应该具有耐心、谦恭、讲礼貌、能关心同志、少任性等性格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为周围的同志所接受,才能够有利于党中央的稳定和防止分裂。

(2)改革监察机构和检查机构,以加强对党的上层领导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在实行政党政治、党内高度集中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袖集团,尤其是最高领导是否会脱离群众、滋长官僚主义,是关系到党的命运的严重问题。列宁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内外结合、强化监督的办法,来自工农的中央委员从内部监督党的领袖集团,而工农检查院的专职检查员则从外部监督,并把这两种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

(3)划清党与苏维埃国家机关的职权范围,以实行党政分开。

列宁早在1918年党的八大上就已经提出了党政分开的基本思想。但由于受到国内战争和国际形势的影响,这一思想并未得到落实,相反,由于权力过分集中而走了不少弯路。在列宁生前参加的最后一次党代会即党的十一大上,列宁再次意识到党政混淆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又一次重申了党政分开的原则。列宁认为,只有实行党政分开,才能防止党包揽国家机关的行政权力和具体事务,真正把立法权、执法权还给人民代表苏维埃;也只有实行党政分开,才能使无产阶级政党摆脱事务化、行政化、集权化、官僚化的蜕变趋势,真正保持它在政治思想上的领导权。

(4)大民族对小民族的让步要“做得过些”,以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列宁认为,因为历史的原因,因为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大民族在处理同小民族的关系时,“应当不仅表现在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表现在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处于不平等地位,以抵偿在生活中事实上形成的不平等”(《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页)。这里的思想就是关于大民族对小民族“让步”的思想,即大民族超出某种“形式”的规定对小民族进行让步的思想。

(5)提高俄国的文明程度,以推进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发展。

列宁指出,俄国的文明程度虽然比较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比较差,但是无产阶级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创造条件,逐步地建立社会主义。关于怎样提高俄国的文明程度以推进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列宁提出:一是在农村进行文化工作,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使农民懂得合作社的好处而自觉地参加进来;二是进行国家机构的改革,反对官僚主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用节省下来的钱发展电气化。此外,列宁还寄希望于俄国人民和东方其他国家的人民,如中国、印度等国的人民,将在未来的斗争中互相支持,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的胜利。

列宁的上述思想,不仅准确地反映了俄共布和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党内问题、党群问题、党政问题、民族问题、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前途问题等,而且还科学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今天,我们重温列宁的政治遗嘱,更觉它的珍贵。

5.如何正确认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

任何阶级的政权都包含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是二者的统一,是对统治者的民主和对被统治者的专政。如资产阶级政权既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又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所有劳动阶级的专政。任何国家政权都有鲜明的阶级性,从来不存在抽象的“民主”和“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民民主与对敌人专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首先表现为在劳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这是破天荒第一次以劳动阶级的民主代替剥削者的民主,以大多数人的民主代替了极少数人的民主。巴黎公社作为创建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就是这样做的。它废除了资产阶级的常备军,代之以“武装的人民”;打碎了旧的官僚机构,代之以由人民普选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负责的政权机关;取消了统治者的高薪特权制,实行公社公职人员与普通工人一样的薪金制。马克思指出:公社“是由人民自己当自己的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65页);“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页)。恩格斯也说: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无产阶级专政的另一面,就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分子和各种破坏分子的专政,这是多数人民群众对少数敌人的专政。巴黎公社在保卫无产阶级的民主制、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同时,也对破坏无产阶级民主和社会秩序的坏人进行了打击和镇压。对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认为巴黎公社对专政的力量运用得不够,镇压敌人不力,这也是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马克思说:这归咎于他们的“仁慈”和过分“诚实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0~601页)。恩格斯更全面深刻地分析说:“获得胜利的政党如果不愿意失去自己努力争得的成果,就必须凭借它以武器对反动派造成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统治。要是巴黎公社面对资产者没有运用武装人民这个权威,它能支持哪怕一天吗?反过来说,难道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公社把这个权威用得太少了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6.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否违背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规律?

列宁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r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那么,有人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说,从理论上讲,革命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引起的,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按理说,应该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力最发达的地方开始革命,可结果并不是这样。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呢?这一问题教材本章第二节中已有论述,这里我们再强调四点:

其一,从落后的程度上来认识,要注意“相对落后”或“比较落后”,即它相对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落后,但它并不是绝对落后。不论是俄国还是中国,都有一定的现代化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其二,从革命直接条件来认识。生产力发展是革命的根本条件,但并不是直接条件,并不等于直接的革命形势和革命主观力量的成熟。当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在相对落后国家出现时,革命当然就在这些国家发生。其三,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角度来理解。考察无产阶级革命问题不能只站在某一个国家的角度,而应从全球的角度来观察。资本主义的扩张是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国内矛盾转移到落后国家时,这些国家的危机就更加严重,更利于出现革命形势。其四,从历史上看,社会形态的更替由薄弱环节先突破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它不是特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通例,是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

总之,经典作家解决了社会形态及其更替必然性以及顺序的大问题,但每一次社会形态的更替的具体机制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发现这个层次上的规律性。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今天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了政权,“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意味着可以最终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逾越发达的工业社会和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阶段。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它们都毫无例外地要解决社会经济制度的“超越”与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矛盾。由此决定了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等特点,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下实现的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决定了不能跟在资本主义的后头,而是富有创造性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实际出发,来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促进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加快现代化进程。

7.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理论概括。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但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结构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更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国有制。究竟应该怎样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应采取怎样的形式,必须从本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出发。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体现。当然,究竟应该建立怎样贯彻社会主义原则的分配制度,应该根据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而定。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四,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产党人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8.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并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只有人类社会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工人阶级才能承担起这个宏伟的历史使命。但是工人阶级革命如果没有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来领导,他们只能进行自发的、分散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工人阶级政党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因为:第一,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掌握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根据历史发展规律,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卓有成效的革命斗争;第二,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的政治力量;第三,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中最有觉悟、最有理想的先进分子所组成,因而能够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能忍受和克服各种艰难困苦,必要时能自觉地做出牺牲,直至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领、团结群众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坚持党的领导是其内在要求和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党提出的战略目标,始终保证我国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顺利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来,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是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改革是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充满着各种挑战和风险,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领导有步骤地向前推进改革事业,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9.为什么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因而从根本上说是迄今的人类历史发展中最民主的制度。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它不但是形式上的民主,也是实质上的民主;不但是政治权利上的民主,更是经济和社会全面权利上的民主。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人民实现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民主权利就会再次丧失。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动摇。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只有在思想上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在不同的条件下,实现对国家和群众正确的思想领导。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的挑战。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