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
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本章逻辑概述

本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号召同学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包括以下三节内容。

第一节,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主要涉及以下问题:(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即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旧世界中阐发未来世界的特点;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未来世界做详尽的细节描述等方法。(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解释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等。

第二节,阐明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2)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在对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能够实现的理想而不是空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过渡也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内在地联系在一起,需要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第三节,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是:(1)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当代大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重点难点问题解答

1.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Communis,意为“公有”。近代英文中的共产主义(Communism)一词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法国工人秘密团体将它称作在废除资本主义之后的理想社会目标。

早在19世纪4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开始在他们的著作中使用共产主义一词。那时“社会主义”一词也已经在社会上广泛使用起来,只不过它主要在有产阶级知识分子中流传。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成为同义语,都是指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公有制的新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形态。

现在,共产主义这一概念,通常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它是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当代最革命的最科学的学说体系。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共产主义运动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是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共产主义运动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包括从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直到全世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合理、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是社会发展史上最先进的社会形态。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这一社会又分为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从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上已有一系列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

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然后是在共产主义思想指导下开展共产主义运动,最终是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西欧的共产主义学说于19世纪80年代传人日本。日本人把英文Communism译为“共产主义”,20世纪初,“共产主义”一词传人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自觉、系统地在中国传播共产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2.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方法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发展的线索来看,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重要的思想来源。但是,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形成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认识方法,从而与空想社会主义者预测社会的方法有了本质的区别。

一般说,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依次经历了三个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三个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它们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却是基本相同的。它们都从抽象的理性出发,完全脱离客观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在头脑中幻想出理想社会的图景,并且热衷于对这种图景进行详而又详的描绘。

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这是由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不成熟的无产阶级状况所决定的。在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时期,或者是完全没有大工业,或者是大工业刚刚产生时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还不够发展。所以,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一般说来还只是表现出它的社会弊病,而没有鲜明地暴露出它的内在基本矛盾。因此,当时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只能从抽象的理性观念出发,对资本主义进行道义上的批判,不能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也就不能通过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规律的考察阐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对凭空猜想无法知道的事情,他们以唯物史观为根据对未来社会进行了展望,其具体方法是: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阐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现实依据。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第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对未来世界做详尽的细节描绘,因为,未来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将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以抽象理性为前提来设计未来社会,而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人们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并为人们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被称作是用警句写成的著作,富有深刻内涵的警句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今仍然被人们广泛地引用和传诵。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界碑性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

《共产党宣言》问世后很快成为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读的教科书,先后被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多次,它是世界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版本最多,传播最广的一部论著,在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学者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在题为“重新研究马克思”的研讨会上指出:“《宣言》的许多部分读起来有如美妙的诗篇。很少有什么著作对19世纪的辉煌和神秘的表述比这篇宣言更加有力。以往的理论著作——更不要说那些先锋派的刺耳的宣言了——现在都被抛进了故纸堆,充其量也只能供学术界使用,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句却会继续给下一个世纪带来震撼和启迪。”(见《洛杉矶时报》1998年2月8日)

《共产党宣言》的主体部分由一个简短的前言和四章正文组成。在从1872年到1893年的20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先后为不同版本《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撰写了七篇序言,其中前两篇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后五篇由于马克思的去世,是由恩格斯单独写作的。七篇序言主要是重申《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七篇序言已经成为《共产党宣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研究和学习《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文献。

首先,《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考察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产生、发展及相互斗争的历史过程,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而是以新的剥削和压迫代替了旧的剥削和压迫。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庞大的生产力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激化,使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之中,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新的更高级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第二,阐明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是大工业发展的产物,是最先进、最有前途的阶级;是最团结、最有组织性、纪律性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处境悲惨,他们除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外别无出路。无产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和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重任。无产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即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它清楚地说明了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根本道路。

第三,阐明共产党的性质和特点,规定党的奋斗目标和理论原则。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性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无产阶级就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这个党的战斗纲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的改造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或原则为根据,而要科学地说明现存的阶级斗争和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这个党必须认识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必须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意志。这个党的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共产党人的理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即“消灭私有制”。

第四,阐明共产党人政治斗争的策略。首先,《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了在当前的运动中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最近目标和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未来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其次,《共产党宣言》阐明共产党既要同其他革命党派联合,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原则。《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但一分钟也不敢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和对立,对各式各样的同盟者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坚持坚定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最后,《共产党宣言》在论述共产党人在德国的策略时,指出“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直接序幕”,提出了把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革命思想。在《共产党宣言》的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代替了正义者同盟原来的“人人皆兄弟!”的口号,克服了原来同盟不懂阶级观点的缺陷,号召全世界无产者不分国别、族别、界别、产别、职别,在组织上行动上联合起来,建立工人阶级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的集中表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完整的论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部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也使“社会主义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4页)。

4.《共产党宣言》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在中国,孙中山是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人之一。1896年,孙中山在流亡英国期间经常到大英博物馆研究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著作。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人中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在中国翻译、研究和传播《共产党宣言》的活动。

1919年4月6日,陈独秀和李大钊在他们共同创办的《每日评论》上刊登了《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的最后几段,并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和最重大的意见。……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斗争,要求各劳工的联合,是表示新时代的文书。”这之后,李大钊于1919年5月和1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重要思想,这些都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关注,陈独秀等人觉得有必要翻译出版一本完整的《共产党宣言》。1920年1月,陈独秀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并把它带到上海,当他得知一位叫陈望道的青年正在依据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翻译这本书时,便立即把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托人带给陈望道,供他翻译时参考。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全译本。这个译本重印过二十多次,广为流传。1930年,上海华兴书局出版了华岗等人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个译本除《共产党宣言》的正文外,还第一次译了1872年、1883年和1890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写的三篇序言。1938年8月延安解放社出版了成仿吾、徐冰根据德文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个译本第一次在书前刊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幅照片。1943年3月,延安解放社又出版了博古的《共产党宣言》校译本,这个译本又增译了1882年俄文版序言。这个校译本曾有过四十多次重印、翻印本,是建国前印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194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当时苏联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用中文出版了一百周年纪念版,也称莫斯科译本。这个译本附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此书不同版本所写的全部七篇序言。全国解放以后,中央编译局出了《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本。这个中译本也多次翻印和重印。我国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蒙古、藏、朝鲜、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少数民族文本,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世界语本、盲文本等。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不仅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且还影响和教育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千百万党员和一代又一代中国的年轻学子。在《共产党宣言》问世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但是《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作出的一些重要结论和论断,仍然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5.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对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对人类的理想社会——共产主义,作出了科学的预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按其成熟程度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也就是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还曾经作了这样的概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列宁也讲到:“所谓共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而不需要特殊的强制机关,不拿报酬地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为普遍现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大致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起来是: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提出,“财产公有”制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因发展工业、农业、贸易等而产生的大量的生产力和生活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在因使用机器、化学方法和其他辅助手段而使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无限增长的可能性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成就,认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摆脱了私有制,科学技术的成就将使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规模十分宏伟,人类将会进人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共同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商品生产已经被超越,生产者不再交换自己的产品,用在产品上的劳动也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将克服社会主义阶段“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允许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局限性,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第三,社会关系高度和谐。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阶级利益对立的存在,三大差别——工业与农业的差别、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不仅存在,而且还表现为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并逐渐发展成三种严重对立的社会现象,也成为社会生活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都会消亡,战争也不复存在。由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三大差别将消失。总之,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关系实现了高度和谐,与此相一致,人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高度和谐。

第四,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道德和精神方面的各种痕迹已经消失殆尽,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其表现是:社会上的人自觉并乐于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

第五,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建立在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是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还是一种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只是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得到发展。只有到那时,社会发展才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才真正实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才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尽管上述内容只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大致轮廓的描述,但这已经向我们表明: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共产党把实现这样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不仅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最根本利益,而且也表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说明共产党人的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是最值得为之奋斗和引以为自豪的理想。

6.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论证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面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那时,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那时,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运动和变化总的趋势表现为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同时也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转化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作为揭示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的范畴,前者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尚未认识和掌握,因而人的活动和行为不得不受这种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的状态,即人受物的支配状态;后者是指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使自己成了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从自然界和社会领域的盲目力量的支配和奴役下解放出来,从而能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这样一种状态,即人支配物的状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长期以来,人们就是生活在“必然王国”之中的。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财富远远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人们深受盲目自然力和由此决定的社会关系的支配,人们在自然力和社会关系面前是不自由的。

在“必然王国”之中,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的活动是“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人往往以追求物欲和功利为目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事实上,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他进一步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工作日的缩短是根本条件。

马克思这段经典论述告诉我们,虽然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分属于此岸和彼岸两大王国,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两者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必然王国是自由王国的基础,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是人类的终极归宿。人们首先生活在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之中,这是由人类维持生存的自然必然性所决定的。人们只有首先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解决吃、喝、穿、住等问题,才谈得上追求其他方面的发展。必然王国对人的自由和发展的限制,又促使人们要超越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而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的基础和条件又是由必然王国提供的。只有在物质生产获得一定发展,人类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缩短,自由时间大量增加的前提下,人类才能达到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不是空间概念,而是一对历史性的概念。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解,在远古时期,人类的活动只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这一必然王国内的活动。那时人类全部的可支配时间都用于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仍然不能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因此那时的人没有自由时间。人类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剩余产品,也就是出现了剩余劳动后,才有了可以用于进行发展科学和艺术的时间——自由时间,也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人才能在物质生产领域之外,开始享用属于彼岸世界的自由时间,从事科学、艺术等精神活动的创造。但是,一方面,人类有了自由时间的同时,就进人了阶级社会,社会成员被区分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非占有者;另一方面,从整体上看,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剩余产品有限,自由时间有限,不足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于是,在阶级社会就出现了人类的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相对立的矛盾——少数生产资料占有者享有全部自由时间,大多数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终身从事物质生产,不能享用任何自由时间。部分人的自由发展以大多数人丧失发展的机会为代价。

马克思总结道:“作为过去取得的一切自由的基础的是有限的生产力;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当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整个社会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时间不断缩减,游离出大量的、足以供社会全体成员使用的自由时间和供社会全体成员自由发展所需的物质手段时,私有制就将被废除、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对立就将被消灭,整个人类的自由发展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实现统一,这就是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完成,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7.怎样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一致性?

人们一般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的名言概括为“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指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这两个论断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联系起来理解。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的必然规律,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进行科学分析后的结论。“两个决不会”则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揭示出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都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的,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得出“两个必然”结论的,“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其他内容都是围绕“两个必然”理论展开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需要大工业的生产力水平为背景的,即革命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可以随心所欲进行的,它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

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每一次社会形态更替又都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到这种生产关系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大约经历了五六百年的时间。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要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关系和私有制,要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要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并要在这一过程中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经过更加长期的努力和奋斗过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这两个论断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坚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正确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严重挫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9.如何理解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共产党人的终身信仰和始终不渝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又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为全民族的共同理想。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基础和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辩证统一于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

共产党人既是革命和建设的阶段论者,又是革命和建设的统一论者,既胸怀建设人类美好社会的崇高理想,又具有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在现阶段的具体实践目标。我们今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通过完成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目标而逐步实现的。在现阶段,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就是要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只有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也只有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保持正确的方向。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