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教学改革之我见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以下简称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而且事关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前,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政治经济学”教学的良性运转,导致学生对此课程兴趣淡漠,教学效果欠佳在此,我根据教学中的感悟,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经济学的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样化。高校扩招后,因为教师、教室等资源不足,一些高校的“政治经济学”课一般采用合班授课形式,这直接影响了师生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单调、枯燥和难以管理。

2.大学生对“政治经济学”缺乏兴趣,理工科学生尤为明显。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①客观原因。与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相比,“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抽象而晦涩,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够密切,许多学生望而却步,继而产生厌学情绪。②教学方法陈旧。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法,即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师生对话的机会较少,信息呈单向传递,学生的所思所想无法及时反馈给教师。这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必将压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影响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由于教学没有紧扣时代脉搏,没有把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这种束之高阁、没有根植于社会生活的理论,只会让学生觉得玄而又玄,难以理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③主观原因。有些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实用,只要不考公务员、不从政,还不如把时问、精力用在英语、计算机课上,为将来找工作添筹码。因此,许多学生带着英语书籍进政治经济学的课堂,来应付教师点名。

3.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效果与质量缺乏健全的评估机制。通过学校和学生评估,教师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师的奖金及各种荣誉挂钩,能有效地促使教师认真备课、上课,积极参加讲课竞赛,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但是,长期以来各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在某此环节上不够合理,如:不能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作全面、细致的考查。学校只有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考查,教师才能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目前高校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考查,普遍采用任课教师自己命题阅卷的方式。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也无法真正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因为,教师自己命题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倾向,常常把自己在课堂中重点讲授的或自己的得意之处作为命题重点,即使学生考得很好,但就其知识结构而言,还是片面的、畸形的。

4.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过去的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选择从基本概念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此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的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它使教师把备课、教学的重点及主要精力用在了概念的界定、逻辑推理和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上,而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这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被学生误认为是一种说教。出现这种现象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教师知识单薄和陈旧引起的。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除了教师自己应加强学习外,教学部门对教师进行培训也是相当重要的。二、应采取的对策

1.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政治经济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一要处理好教材相对的稳定性和形势迅速发展的关系。应该把政治经济学与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结合起来,使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二要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优秀成果,不能用西方经济学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不能以之代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要处理好大学的政治经济学和中学经济常识的衔接关系。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教学决不是中学经济常识的简单重复,必须纵向加强,横向扩展,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升华”。四要抓住重点,剖析难点、解答疑点,注重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2.改革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①将“注入式”和“启发式”教学法结合起来。教师应用哲学和系统科学的思想将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整理,使学生很快抓住理论本质,学得轻松愉快。另外,教师也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发现者。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政治经济学”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立足于“小课堂”,着眼于“大社会”,联系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要引导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如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以增强学生对城市和农村改革的了解。教师通过评阅调查报告,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并将丰富的材料充实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和实效性。③采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能够增强“政治经济学”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总之,教学方法应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的改进及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变化而不断改革。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讨论、模拟教学、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劳动,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同时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结合起来,在多种教学法中选择出适合“政治经济学”教学的方法。

3.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改革当前的学生测试方式。我们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利用周边学校的“政治经济学”教学资源,与其他院校联合出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共同分析测试结果,积极听取外校教师的客观分析,认真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与不足。这种本校和外校共同参与的测试组可以克服任课教师在命题时的主观性和倾向性,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另外,联合出题的方式有利于“政治经济学”教学资源的共享,能为该学科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联合出题还可以避免学生平时不重视、不学习,考前突击、临阵磨枪的现象。

4.加快知识的更新,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要认清形势,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手段、方法,不断学习新的经济知识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教学态度积极引导学生探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校应进一步完善“政治经济学”人才培训体系,使现有师资的水平得到提高。

5.建立教学督导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交换意见,指导教学。此外,通过中期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征求学生意见、向学生发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表”等方式,可以广泛收集有关教师教学情况的信息,及时掌握教学情况及动态,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总之,“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我们还应对教学日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刘明松)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