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教材”)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领导下编写的,正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虽然该教材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的指导以及中央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的帮助、支持,并广泛听取了师生的意见、建议,但作为一名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该版和首版一样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此提出(按在教材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文括号中的页码是指该教材的页码),以供编者和同行参考。

1. 第一章在讲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时论证了社会的物质性,使用的第一条理由是:“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第33页)。这条理由无法给结论以任何佐证,不能起任何作用。例如,意识也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样离不开自然界,这是一个事实,但我们不能由此推出结论,说意识与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第30页)

2. 第二章在讲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时提出“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理由之一是:人们“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第65页)这违背一个事实:高等动物和婴幼儿不会实践,但他们的感觉器官照样可以直接和对象相接触。即使是成人,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从事实践活动,在不从事实践活动时,他们的感觉器官也可以直接同对象相接触。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感觉器官以及感觉器官是否在与客观对象相接触,而在于是否有自我意识。

3. 第二章在讲到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时说了这种飞跃的条件,其中第二点是“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第四点是“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第70页)。根据这两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介环节不包括实践方法。但教材在同一节的前面又说了这样的话:“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第63页)教材的说法前后冲突。

4. 第二章在讲到真理的检验标准时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77页)这个标题。这是通用的提法。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但说法不合逻辑,在日常生活中说说是可以的,在教材中却不能这样写。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是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的标准,因为实践检验的对象是认识,不是真理,真理或谬误只是检验的结果。教材在下一页正是这么说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78页)。编者在遣词造句方面欠考虑。

5. 第三章在讲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时提出了一个论点:“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130页),理由是:第一,“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 (第130页),第二,“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第131页)。这样的论证无法使人信服:第一,提供条件与直接创造不是一回事,否则我们就要把种粮的农民和造纸的工人等同于写文章的知识分子,即使所有的条件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也不能证明他们本身就是创造者,教材提出的第一点理由是多余的;第二,说人民群众只是“参加”创造,隐含的意思就是“不是独创”,也就是说创造者中还有非人民群众,即英雄人物,至多只能证明他们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之一或者说只是创造了部分精神财富。实际上,英雄人物(例如毛泽东)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这样的论证会使学生一头雾水,大惑不解。

6. 第四章在讲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时认为要在新情况下深化对马克思这一理论的认识,指出管理等脑力劳动“在价值的创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152页),同时“要充分肯定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153页),并认为“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第153页)。这是教材在介绍新观点,是本着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但这是否意味着后面讲到的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已经过时?资本家凭借投资和管理,或仅凭投资获取一部分剩余价值究竟还算不算剥削(资本也是生产要素之一,虽然教材未提及)?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的更新是否会影响到剩余价值理论?教材没有说明,这是不足之处。教材有必要对这些重要的理论、现实问题做一些说明,消除学生必然产生的疑虑。

7. 第四章在讲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第171页),接着说明了这一特点的表现形式,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教材在这一段的最后指出,虽然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一定经过所有的阶段,但危机阶段是必经的,理由是:如果“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第171页)。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有周期性,所以危机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这里使用了一个循环论证,先用经济危机的特点来论证再生产的特点,后又反过来用再生产的特点来论证经济危机的特点。这同样是一个逻辑上的错误。

8. 第六章在讲到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第217页),下面有两个小标题:“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217页)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220页)。大、小标题前后不对称,应在大标题的“苏维埃俄国”后面加“(苏联)”,而且由于苏联在列宁生前就已经成立,所以还要在第一个小标题的“苏维埃俄国”后面加相同的内容。

笔者认为,教材是规范之本,直接影响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局部存在的问题也会反过来损害教材本身的权威性,期待编写课题组成员在进一步修订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予以考虑,加以完善。(袁一达)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未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