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31 真理同时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我在课堂上讲了如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来看待马克思主义问题。我现在举两个例子具体说一说其相对性质,算是补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是由工人的劳动力支出的,因此资本家占有剩余价值,就是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剥削。我们的教科书照搬了这一观点。不过我觉得该观点是错误的。虽然资本家没有参与价值的直接创造,但他作为组织和管理者,要对劳动进行“监督”,这也是一种劳动(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1页)。“资本家可以在市场上竭尽全力地活动,但是他的这种劳动既不能创造产品,也不能创造价值,也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他在资本再生产过程中执行必要的职能,不过是非生产职能,因为再生产过程本身包括非生产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资本家的劳动虽然和工人的劳动不一样(主要是脑力劳动),但无疑资本家也为新价值的添加做出了贡献。实际上,不仅资本家,还有公务员、军人、科学家等众多的非生产工作者,他们都不像工人、农民那样在一线生产,但无疑他们的工作也为工人、农民的生产起了维护和促进的作用,没有他们的工作,整个社会将会毫无秩序,简单再生产都维持不了,更不用谈所谓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因此他们取得收入是应该的,也就是说,工人、农民不能全部占有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而应该拿出一部分给国家和企业,让国家和企业重新分配。我觉得问题已不在于资本家该不该拿钱,而在于他应该拿多少钱。马克思在19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所得在进行个人分配之前,应当进行两次扣除,首先要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和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其次还要扣除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如果马克思也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个人分配就好了。如果说上述观点在当时就不合理的话,那么下面的观点则属于因时代的发展而过时。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规模不是由现有需要的范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所达到的规模要求的。因此,市场必定不断扩大。此外还要加上一种情况,就是在每一单个生产领域中,每一个资本家都是按照他所支配的资本等等进行生产的,并不关心他的邻居在干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2页)这句话在当时是正确的,原因是当时的资本家想通过增加产品抢占市场,获取巨额利润,但经验不足,盲目性大。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的企业都注重市场调研,不仅在设计产品前要分析市场行情,而且要在产品推出市场后及时收集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再加上现在的信息传递方便、快捷,整个世界的行情都容易掌握。所以,现在的市场很少会出现供远远过于求,从而导致危机的情况。“现代工业经历着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有规则的大约十年一次的周期(其他不规则的动荡除外)。”(同上,第239页)马克思的这句话需要修正。(51)

2005.06.29 按照上周我和同学们之间的约定,今天上午我到实C113现场答疑。陆陆续续来了20多人,就730多这个基数来说,来的人不算多,但提的问题并不少。四个小时连续解惑,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时分。奇怪的是我并不感到累,我觉得原因在于:看着他们的笔记,听着他们的提问,觉得他们复习得很仔细,问得很到位。比如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讲发展还是单纯地讲运动、变化,比如说抗生素和细菌之间是不是矛盾关系,比如说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与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定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再比如说观念结构为什么不包括自然科学,等等。有的问题确实是个问题,我在平时备课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但我仍然沿用教材的老做法,在课堂上并没有说,不过最终还是被同学们发现了。这促使我去改变它。感谢同学们的参与。现在距考试时间不多了,我向同学们提一个建议: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观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体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而且更容易记忆。(52)

2005.09.03 哲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而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具体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直接研究对象,比如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察土星,动物学家用手术刀解剖老鼠,社会学家亲自到某社区走访…… 具体科学只研究世界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层次,直接研究对象是可能的。哲学研究者就不一样了。面对茫茫宇宙,要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但又想了解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性,哲学家只能采取间接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不是直接观察宇宙,而是借用具体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分析、整理,找到一些共同性的东西。因此,哲学对具体科学有依赖性,哲学的发展需要具体科学不断给其提供新的成果。我们把哲学看作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研究因此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作为基础。所以,你会看到:哲学在讲到世界的统一性时,它要引用天文学;在讲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时,它要引用生物学;在讲到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时,它又要引用历史学…… 这种做法给人一种“东挪西借”的感觉,但正像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样,哲学也源于具体科学又高(非“高贵”)于具体科学,因为哲学的这种间接研究方式有其高度抽象性(不是一般的“抽象力”)的特点,相对独立,对具体科学并不是亦步亦趋。(53)

2005.09.09 微言之中有大义,即使本来没有,我们也可以发挥一下,只是要小心,不要发挥错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是列宁给物质下的定义。除字面含义外,我从逻辑的角度补充两点:第一,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客观实在的都是物质,比如讲运动,运动是客观实在的,但它只是物质的属性,而不是物质本身。再比如讲生产力,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跟石头一样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它只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也不是物质本身。其他像时间和空间、生产关系等都是这样。同样,实践也不是物质,示范教材(叶敦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把人的实践活动视为物质的做法(第30页)是不妥的。第二,物质是客观实在的,但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虽然列宁也同意“除了物质的存在,没有别的存在”(《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但定义并不包含这样的意思,定义本身并没有说“世界都是客观实在的”。所以,桥归桥,路归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混淆,要证明整个世界都统一在物质之上,需要做一些新的工作。为了不冲淡主题,这个问题留到明天再说。(54)

2005.09.10 文接上段。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理由何在呢?恩格斯接着说:“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对这个本体论问题需要从辩证法的角度,同时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这个结论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成果作为依据,而且在人类以往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证实,不是胡编瞎诌,更不是胡言乱语。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有限的,以有限概括无限,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而且这个错误人们永远克服不了,我们的结论有可能下得过早。如果说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物质观已经被经验和科学证明是错误的话,那么恩格斯的结论也有待进一步的证明,虽然不能说肯定是错误的,但存在着错误的可能性。就这一点来说,推荐教材(陈先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说得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也不可能穷尽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于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必然有其新的内容、新的形式。”(第80页)即使不是“必然”,可能性也还是有的。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不能回避,否则讲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的理论,讲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讲人类的起源和社会发展的理论等等,讲得再多也没用,永远消除不了学生心中的疑惑:“我们已知的理论即使全部加在一起也是有限的,只是对部分世界的认识,凭此对整个世界下结论为什么就一定是正确的?这不是和我们讲的辩证法相违背吗?”(55)

2005.11.05 在本周课堂上,我就能动性和本能之间的关系补充了如下两点内容:第一,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本能的存在作为基础(前提)。假如一个人如果饿了没感觉,没有食的欲望,那么他(她)是长不大的。生命都不保,还谈得上什么“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二,本能需要用能动性来调节。没有本能是不行的,但本能自身有缺陷。比如讲,万物生长靠太阳,许多动物因此具有趋光性,但这种与生俱来的特性有可能“引导”它们走向死亡,沙蛾扑灯、蜻蜓撞击窗户玻璃就是两个例子,是可谓成也本能,败也本能。我们人也是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有许多本能,但这些本能有其不足之处,如果不加规范,会使人的活动受到干扰,甚至使人衰亡。比如讲,人位于高处时,头发晕,腿不自主地打颤,这是人体内驱使人远离危险境地,进行自我保护的本能。但人在从事高空作业时,这种本能会对人的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使人无法正常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在采取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通过多次训练压制这种本能,消除不良反应。再比如讲,人对海洛因的强烈依赖性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人通过对海洛因的研究发现了它对人的作用机理,它使人感觉愉悦,但也会使人的脏器衰竭,所以我们称之为毒品。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或者缺乏意志力,对这种依赖性顺其自然,不加控制,那么人就会在本能的支配下趋于灭亡。本能是“脚”,能动性是“眼睛”,只有用后天控制先天(就像给野马套上缰绳),人才能工作高效,生活美好。(56)

2005.12.02 德国杜林在其《国民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教程》中提出了一种暴力论,认为“本原的东西必须从直接的政治暴力中去寻找,而不是从间接的经济力量中去寻找”,恩格斯写了《反杜林论》,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批判,指出“关系的经济方面比关系的政治方面具有大得多的基础性”。暴力仅仅是手段,经济利益才是目的。要奴役他人,必须首先要有劳动所需的工具和对象以及维持生活所需的材料。受恩格斯的启发,我对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一个观点提出异议。冯友兰认为,中西思维方式和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在于它们的地理和经济背景的差异,而经济条件又是由地理条件决定的。例如,希腊是一个海洋国家,商业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由于商人要和数字打交道,所以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逻辑,提出了知识论(区分主观和客观)问题,语言明晰。同时商人聚集在城里活动,不以家族利益为基础,所以他们的社会组织不是独裁,而是民主的。(参见该书第二章)冯友兰的这段推理是错误的,他没有抓住更为根本的东西。实际上,商业的发达作为结果,其原因并不在海洋,而在生产力。要贸易,必须首先要有贸易的对象,即商品,而商品(尤其是质优价廉的商品)的制造必须要以一定的生产力(本国或别国的)作为前提。海洋为一国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不能直接决定一国的生产力。所以海洋不能直接决定贸易。靠海“吃”海,但靠海并不一定会“吃”成商人,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世界上靠海的国家众多,商业繁荣的国家却极少,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来的海洋国家英国超过希腊,成为世界著名商业中心之一。(57)

2005.12.10 “时间上无先后,逻辑上有顺序”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鸡和蛋、运动和时间、特殊性和普遍性、劳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生产和需要等关系。(58)

2005.12.10 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其可能性就在于现代化的生产力使人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生产出生活必需品,从而使人的生产时间不断缩短,业余(非劳动)时间越来越多。虽然人在必需品的要求上越来越高,想买更新、更好的产品,绝对支出量会越来越大,但支出占总收入的相对比例越来越小(比如,我现在买了一套住房,用去了30万,占年收入的80%,10年后,我又买了一套,用去了50万,但这时我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100万,这就是从低收入、低消费走向高收入、高消费)。在未来,我们可以不为生活问题所困扰,在业余时间自由地与他人交往,全面锻炼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59)

2005.12.10 “按需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方式的一种构想。提到这种分配方式,众多人觉得它是美好的空想。我在此提出我的不同意见:第一,不能把“按需分配”理解为“要什么就给什么”,人不满足于现状,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永远超前,但需要的满足必须基于现实的生产力。今天,人人有饭吃可能是现实的,但人人拥有一架飞机肯定是不现实的。第二,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会有新的工作追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和体现自己的力量,这是无需道德宣传人人都能体会到的道理。那种有人给饭吃就不想干活的人是不多的(尤其在发达社会),而且在物质产品丰富,一个人可以养活众多人的情况下无伤大局。(60)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