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07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那么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马克思主义中,政治经济学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说明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从而论证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必要性(不打倒资产阶级,就不能获得解放);哲学则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取代的命运,从而论证了工人阶级起来斗争,建立新社会的可能性(顺应了历史潮流,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加在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作进一步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61)

2006.03.12 《资本论》是呕心沥血之作,马克思陆续写了四十年,未竟而逝。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计,《资本论》(不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共3卷,正文2507页,包括注释在内的字数近250万。《资本论》当之无愧地成为马克思一生最主要的著作。《资本论》及其前期成果和手稿反映了马克思一生思想的变化,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成熟理论。《资本论》不仅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是政治经济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书,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必读之书。在《资本论》中,政治经济学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又是哲学的证明和运用。马克思不仅通过解剖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精神各个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以资本主义社会为支点,探索其来龙去脉,揭示了社会经济形态的自然历史过程。(62)

2006.03.25 在千万种动物之中,为什么独有猿脱颖而出,变成了人?这有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猿的基础好,大脑发达,四肢灵巧;二是它们遇到了恶劣的环境。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中说,动物有计划的行动(如狐狸懂得准确地运用关于地形的丰富知识来逃避追逐者)只是以萌芽状态存在,只有猿在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学会了劳动,以真正有计划的行为主动支配自然界。猿变成人这一事件对形成之后的人(类和个体)有启发作用,这就是逆境砥砺人,催人奋进。(63)

2006.05.23 本周讲到检验认识有无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对实践这个标准怎么看?列宁建议从既"不确定"又“确定”的角度来把握,也就是从既辩证又唯物的角度来把握。“既辩证又唯物”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其他标准也有指导作用。例如衡量物体质量的标准——砝码,天下有绝对标准的砝码吗?肯定没有,而且永远也制造不出来。既然无法做到称量的绝对准确,我们是不是就干脆不要砝码这个客观标准,随便说多重就多重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如果不要,我们就无法进行化学试验、开展商品交易。再如衡量物体长度的标准——尺子,天下有绝对标准的尺子吗?肯定没有,而且永远也制造不出来。既然无法做到丈量的绝对准确,我们是不是就干脆不要尺子这个客观标准,随便说多长就多长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如果不要,我们就无法搭建房屋、组装机器。再举两个例子。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车祸猛于虎,我们能不能做到上路处在绝对安全的状态中?肯定不能。既然不能保证,是不是干脆就不要客观的安全标准,在马路中间走,只要自己认为安全就可以了?答案是一样的。再问一个问题:我们饿了要到食堂吃饭,食堂的饭菜绝对卫生吗?如果不是绝对卫生,我们为什么不罢餐呢?既然我们还要到食堂吃饭,我们是不是就不管卫生状况了呢?如果你每次从食堂出来都要拉肚子,你还会到食堂去吗?由此可见,“既辩证又唯物”不仅可以用来正确理解理论问题,而且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64)

2006.05.27 在全校第二次教学竞赛昨天下午的文科赛场,我在30分钟的规定时间里,讲了第四章第四节的第三点: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我正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个基本观点,讲了三点内容,一是马克思在检验标准问题上的明确态度,二是把实践作为唯一检验标准的理由,三是辩证唯物地看待实践标准。讲完后,有四位评委先后给我挑出了四个缺点:一是课件上马克思、列宁的引文只注明了出自哪一篇文章或哪一部著作,没有注明具体的页码;二是没有提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三是没有讲在检验标准问题上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的其他观点;第四,说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时举的“宇称守恒定律”这个例子太深奥,没有做到深入浅出。(65)

2006.07.01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如何理解恩格斯这里所说的“大部分”三个字呢?我的理解是:在现有的实践(包括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范围内,我们的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取得了成功(即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只要我们在将来的某一天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虽然实践的领域仍在扩大,人类会不断接触未知领域,但和人类已经认识的规律相比,未知规律永远占少数。道理很简单,人类向未知领域的拓展受到已知的限制,是一个以已知领域为基础的逐渐的过程。当然“大部分”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能准确把它定在某一百分比上,正像我们在进行“秃顶论证”和“谷堆论证”时所碰到的情形一样。(66)

2006.07.02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上发文《论以人为本的深层意蕴》,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作了简要概括:“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期间,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具体来讲就是:物对人的统治,人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使人不能真正发展;资本占有劳动,人成为资本的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完整发展。针对这些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强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生存、发展的悲惨处境以及非人道境遇,期望建立一个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的一般特征和基本价值时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可见,在马克思那里,未来的新社会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目的服务,人能获得真正的发展;不是资本占有劳动,而是劳动占有资本,劳动者能获得平等的发展;不是机器支配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驾驭机器,人能获得自由的发展;消灭了旧式分工,人能获得完整的发展。总之,不是物的原则占主导地位,而是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的原则占主导地位,后者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价值和本质特征。”那么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呢呢?韩庆祥教授在《学术月刊》2002年第1期上发文《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的新境界》,就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是推进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针对物欲、贪欲、权欲和金钱欲,强调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人们政治生活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行使充分民主的权利;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二是推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针对人的能力的片面发展,强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人的多方面的才能。三是推进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针对利己主义,强调人们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四是推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针对依附性人格,强调人的平等发展、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发展。”韩庆祥教授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这两段文字集中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领悟。这两段文字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有助于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最后一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讲授。(67)

2006.07.22 每个学期都会“遇到”几个严重缺课的学生。这些学生把课堂当商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甚至选完课就不在校园,直到期末考试才回。他们在缺课的时候十有八九不是在自学,所以一到考试前后就慌了神,硬着头皮找教师,甚至要父母上阵。对这些无故长期缺课的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应该采取按学校规章处罚的严格态度(而不是做好好先生),不过这是在事后进行的,也就是说没有做到事前的主动监督。学生打架有人管,学生缺课无人管,这成了大学普遍现象。对一个已经成年的学生来说,不上课,考试过不了,这是咎由自取,但细想起来,学校也是有责任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除了直接监督之外,还有必要建立缺课学生家长通知制度。(68)

2006.08.09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常被一些领导当作至理名言加以引用,并受到个别不合格学生家长的欢迎。然而,这句话虽然前后两部分都没问题(如果把“只”字去掉的话),放在一起却具有欺骗性,极易产生误导作用:学生表现不好,就是他(她)现在的老师的责任。这样的推论是错误的。道理说起来很简单:首先,从教育者来看,和学生相对的是老师,但学生同时也是子(女)、公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不能说只是老师,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在发挥作用,同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其次,单从教师来看,一个学生要经历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受教育阶段,一个学生表现不好,不能只把原因归到中学或大学教师的身上;再次,从师生数量来看,教师是以少对多,要面对面接触,有针对性地教好每一个学生,难度很大,对于上大课的大学教师来说,更是如此;最后,从(受)教育时间来看,无论在哪一个受教育阶段,时间都是有限的,在大学,多数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只有1—2个学期,而要成功地改造一个差生,非短期之功。俗话说得好:“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不过,用在这里,应该稍微改一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凑热闹。”在一些领导用这句话来教育老师,个别不合格学生家长用这句话来为自己的子(女)开脱的时候,老师们千万不要为这句话所累,被它“压”得抬不起头来。我们送给前者一句话:“没有管不好的教师,只有不会管的领导”,送给后者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知识,只有不会学的学生”。(69)

2006.08.09 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叶敦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在说到运动和物质的关系时提到了佛教上的一个传说(第32页)。这个传说的完整版本是这样的:当年,惠能因为聪明和智慧,从禅宗五祖弘忍那里继承了衣钵,却遭到了师弟兄们的妒忌而遭追杀。惠能一路南下,翻山越岭,历尽艰辛,回到广东后隐姓埋名。一晃15年过去了,惠能听说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来了大法师印宗,遂来到这里。印宗法师正在讲涅槃经,惠能悄悄进去恭听。忽然吹来一阵风,悬挂在大殿的佛幡被吹得左右摇动,弟子们议论纷纷。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在动。”双方各执一词。惠能在旁边听着,觉双方未能识自本心,便说:“不是风动,也非幡动,而是人的心在动。”在座的人一听,无不感到震惊。印宗法师见惠能语出不凡,便邀请他入室详细询问。惠能这才将珍藏了多年的衣钵出示。印宗十分欣喜,为慧能剃发。后来慧能就在菩提树下为僧众开示禅门,讲说般若波罗蜜法。(《坛经》)许多教材都引用了这个传说。我写这段文字,主要目的并不是提供详细的背景资料,而是要说明,未经证实的传说只能作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不能作为学术文章和教材的证据的。这些教材使用“传说”、“据说”此类词语的做法是不严谨的。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神奇的故事,真假难辨,我们既不能用它们来佐证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观点,也不能用它们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面教材。(70)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