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18 又发现教材的一处错误。示范教材(叶敦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章在讲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来源时提到了费尔巴哈,说费尔巴哈最大的贡献是在德国哲学唯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把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恩格斯形象地指出,他在倒洗澡水时,把澡盆里的婴儿也倒掉了。”(第11页)关于洗澡水和婴儿的形象比喻出自何处?示范教材应该注明却没有注明。实际上,恩格斯根本就没有说过这句话,它是后人为了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思想的态度而提出的,根本不是恩格斯的话。我搜索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全部50卷的内容,均没有查到。示范教材的编者没有核对,人云亦云,这种做法是不严谨的。(71)

2006.10.01 如果说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那么土地就不是商品,可是土地又可以买卖,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有人强占了土地,如果别人要使用,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土地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土地占有者出卖的只是它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土地既然可以买卖,就可以标价,价格由土地所能产生的超额利润来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瀑布和土地一样,和一切自然力一样,没有价值,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对象化劳动,因而也没有价格,价格通常不外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在没有价值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货币来表现。这种价格不外是资本化的地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9页)如果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与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相等的话,那么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将变得没有意义。(72)

2006.10.01 劳动力在被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如何理解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呢?我们知道,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率达到了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例如一个农民,他种十几亩的水稻,水稻收割入仓后,他一个人吃一年也吃不掉,即使在用水稻交换其他基本生活资料后,恢复了体力和智力,仍然有剩余的水稻消费不了。结果,他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而且可以养活别人。在现代社会,出现剩余产品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当然,这不是无条件的。劳动力在被使用过程中产生不产生剩余产品,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劳动力达到的程度,二是劳动时间的长短,三是劳动的方式(比如是纯手工,还是机械操作)。(73)

2006.10.2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露了夜工的害处,但马克思为赶写《资本论》(一为理论斗争,二为改变穷困的生活状况)却夜以继日,结果身体消瘦,极度虚弱。他的妻子燕妮说:“马克思坐得太久,一直写到深夜,以及与此有关的紧张——这就是旧病复发(指身上长痈——引者注)的真正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5页)恩格斯关注马克思的病情,建议他放弃夜间工作,每天进行几个小时的有规律的散步,并到海滨疗养。“事情确实会逐渐变得非常严重的,当你的脑子,如你自己所说的,不能胜任理论工作时,那你的确应该休息一下,别管这些高深的理论吧。”(同上,第179页)如果马克思注意自己的身体,多活10年,达到恩格斯那样的寿命的话,马克思将给后人留下一部工整的《资本论》,而无须恩格斯的繁重整理工作。恩格斯就可以腾出时间多写一点总结性的文章,这对我们后人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74)

2006.11.2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请注意这里的“不仅仅”三个字)。什么叫把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什么又叫把劳动视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呢?两者有什么差别呢?举例说明吧:有一个退休人员,他有退休金,儿女又孝顺,不愁吃,不愁穿,而且孙子也大了,不需要他带了,但长期赋闲在家,他觉得无聊。整天看电视、打麻将吧?也不行,因为单调,而且导致腰酸背痛。于是他出门与人一起打门球,骑车远游,甚至找了一小块空地种菜养花。他买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学习,并向他人请教,每天都要到地里去一趟,修整土壤、浇水或(和)洒药水,甚至只是为了看一看菜、花的长势。从此以后他的心里就多了一种寄托。当他看到自己亲自埋下的种子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发芽,一天天长大,变成了绿油油的蔬菜和绚丽的花朵时,他特别高兴。他的子女不理解,批评他是吃了饭没事干,没事找事。与此相对应,有一个菜农或花农,为了养家糊口,种了大片的田地,整日起早摸黑,十分辛苦。他觉得日子过得很艰难,种菜(养花)没有任何乐趣,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期盼有一天日子熬出头,在积攒了万贯家财之后,不劳动也有吃有穿。实际上,一个人只吃饭,不做事,游手好闲的话,是没有意义的,无论对肉体还是对精神都是不利的(肉体麻痹,精神空虚)。劳动消耗我们的体力和智力,同时也是维持和增进我们体力和智力的必要前提。劳动给我们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机会,提供了向他人证明自己力量的机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将用越来越少的时间“被迫”劳动,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过着丰富而充实的生活。(75)

2007.03.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4014封书信(不包括附录中的少量书信),这些保存下来的资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了解他们的为人,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讲,如果没有这些书信,我们心中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必然是贫乏、单薄的。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已经有了电报,但费用高,他们极少使用。到了90年代,恩格斯在书信中提到了安装电话一事,但究竟有没有使用,我们没有见到下文。1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言而无“信”,通过电话和网络互通信息。这种方式快捷、高效,但也有缺点:内容不易长久保存、真假难辨、易被篡改。每个时代都有历史人物,但现代的历史人物普遍不使用书信通讯,他们的日常通讯内容的保存极成问题,尤其是在他们还没有出名,只是普通人物的时候。这如同近年来兴起的数码照相,和传统的底片式照相(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已经有了照相)相比,内容可以后期完善,但在硬件损坏时易丢失,在技术升级的时候可能无法读取,而且易被移花接木,偷梁换柱。如果马克思、恩格斯那个年代已经有了手机的话,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他们互发的短信吗?(马克思逝世纪念日)(76)

2007.04.21—27 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的知名度远不及同国、同时代的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虽然两者有许多相同之处。我是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知道它的。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要在一部哲学著作中用很大的篇幅分析一部文学作品呢?那是因为他们的批判对象,即青年黑格尔分子之一的施里加把《巴黎的秘密》崇奉为神,把欧仁·苏誉为“批判的批判家”。最近我通过网络购买了这部长篇小说(中译本),读完后觉得写得不错:人物鲜明生动,情节曲折离奇。故事的梗概如下:德国盖罗尔施坦公国大公的儿子,即继承人鲁道夫受出身苏格兰、希望做皇后的萨拉的诱惑,迷上了对方。但父亲不同意他们的婚事,他们只能秘密结婚,萨拉怀孕。鲁道夫无法再隐瞒下去,向父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父亲大为愤怒,声称婚姻无效,要把萨拉捆在城中示众。鲁道夫予以威胁,其父举手要打,他拔剑冲过去,被他人挡开。鲁道夫被关起来,被告知举行婚礼时的神甫是假冒的,婚礼无效,而且他还被告知萨拉的阴谋。他深深自责,离开德国,长期旅行,开始赎罪行动,赏善罚恶。萨拉被逐出公国。鲁道夫回到德国后娶了一位普鲁士公主,萨拉嫁给了一位伯爵。鲁道夫写信要求索回自己的女儿,但萨拉为了报复,没有答复,而是托塞拉芬太太抚育孩子,但后者后来到公证人雅克·弗兰那里当佣人,雅克·弗兰要塞拉芬太太将约6岁的孩子转手卖掉,孩子到了猫头鹰手里。萨拉不知情,写信告诉鲁道夫说孩子已死。鲁道夫和萨拉都丧偶。女孩受到虐待,从猫头鹰处逃走,但被诬盗窃,以无业游民的身份受到判决,在感化院一直呆到16岁。出感化院后,女孩在找工作的时候受骗,在一酒馆沦为妓女。其时,鲁道夫在法国旅行,他在街头遇见了自己的私生女玛丽花,但不知其身份(人称“唱歌的小妞儿”)。他将她带到自己创办的模范农场。在农场,玛丽花受到了若尔日夫人的精心照顾,本堂教士拉波特神甫则用“仁慈的上帝”感化她,希望她通过忏悔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一天,玛丽花被强盗教书先生(“校长”)、猫头鹰和小瘸腿劫走,后在街头因被警察认出而被捕入狱。这时受过鲁道夫帮助的克雷门斯·达尔维尔夫人想拯救被公证人雅克·弗兰陷害的宝石匠热罗姆·莫莱尔的女儿路易莎·莫莱尔,前来探监,女监督主动告诉她狱中的一个可怜的女孩子,即玛丽花的情况。雅克·弗兰怕事情败露,指使女管家塞拉芬太太将玛丽花从监狱里冒领出来,借他人之手加以谋害。在玛丽花溺水的关键时刻,她过去的狱友母狼将她救出。这时鲁道夫知道了玛丽花就是过去以为已死的女儿。他派达尔维尔夫人将女儿接回。父女相认,悲喜交加。为使女儿有一个合法的身份,鲁道夫被迫与女儿的母亲萨拉结婚。此前萨拉被猫头鹰刺伤,婚礼之后即死去。回德国后玛丽花改名阿梅莉郡主,但她始终忘不了以前在街头当妓女,和杀人犯为伍的那段历史,最终决定放弃富贵的生活,入修道院当修女,结果在发愿仪式上昏死过去,不治而亡。在回国前,鲁道夫惩恶赏善:用美人计制服了阴险、好色的雅克·弗兰,逼迫他捐款成立贫民银行,让热尔门做它的终身经理,并给热罗姆·莫莱尔年金;给母狼及其丈夫马夏尔在非洲购买了一块土地。猫头鹰刺杀了萨拉,而猫头鹰又遭因被鲁道夫惩罚而瞎了双眼的教书先生的掐杀。玛丽花过去的狱友、缝纫女工笑面虎和曾经的邻居热尔门结婚,鲁道夫自己也娶了寡居的达尔维尔夫人。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欧仁·苏还插入了几段议论,直接表明对社会的看法和改革主张:第一,社会不平等,公职人员挪用款项,不算盗窃,处罚很轻,而一个穷人侵犯他人的财产,却要被判几十年的苦役;第二,不仅要惩恶,而且要扬善(“如果人民头一天看到万恶的罪犯的血染红了断头台,而在这死亡的第二天又看到奖赏,颂扬一个伟大善良的人,他们就会一方面对罪犯处决有所畏惧而渴望得到善行的人的颂扬。”——《巴黎的秘密》下册,成钰亭、孟安、沈祖诒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38页);第三,废除死刑,代之以可怕的处罚,如把罪犯的眼睛弄瞎,让他们有悔过的时间;第四,对罪犯,要将他们单独关押,对精神病人则要安排他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第五,在穷人进行民事诉讼时,社会要予以经济援助。讲完故事,让我们回到《神圣家族》。其第五章和第八章(由马克思撰写)全面分析批判了欧仁·苏的观点,认为他没有看到社会经济关系,而是求救于宗教的感化,如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把现实的人变成人的自我意识。道德上的奖赏和慈善机构已经在英国、法国等地存在,没有实际的作用。欧仁·苏的观点并不是原创,而是对欧文和边沁旧学说的重复。这个时候,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观正处于彻底转变的前夜,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表明他们已经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并开始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77)

2007.05.30 实践的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使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普遍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直接现实性是指实践通过对象化连接主观与客观,能将实践的结果与指导本次实践的认识加以对照。实践的这两大“品格”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前者而没有后者,人类将缺乏检验的标准;如果只有后者而没有前者,人类将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78)

2007.08.27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8个字与其说是一个事实判断,不如说是一种对美好愿望的表达。今年2月6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06年全国社会治安形势暨公安机关开展侦破命案工作的有关情况。发布会提供了一个数字:2006年全国8类命案破案率达91.40%,创历史新高。这个数字可能不那么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100%,虽然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命案必破”,但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命案全破”。命案如此,一般刑事案件就可想而知了。我们都知道真实情况,可是我们的公安局长、教师和主持人等为什么还要一遍遍地重复这8个字呢?有两点理由:第一,通过个例警示大家:“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大家都来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第二,通过个例宽慰大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个公民都必定受到法律的保护,每个违法犯罪者都必定受到法律的惩罚。我们要相信现在的法律甚至整个社会环境。可是这样教育的效果如何呢?对大人们说是没用的,他们是骗不着的,他们知道:有的人告状无门,含冤而死;相反,有的人为非作歹,却逍遥法外。对孩子们说呢?蒙得了一时,却蒙不了一生,他们会长大的。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在他们醒悟之后,他们会对以前的教育者持全盘怀疑的态度:他们说的其他话是不是也是假的呢?人可以说假话,但这种假话最好不要说。虽然把真相告诉幼年的孩子有点残酷,但用“人无完人,世界上也不存在完美的社会”教育他们更利于他们一生的成长。2005年9月,台湾大学者李敖回大陆进行“神州文化之旅”,到京的第二天他以老学长的身份拜访了阔别57年的母校——新鲜胡同小学。他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晏子春秋》中的一句话赠送给小学弟、小学妹们:“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写完后他作了如下解释:“这件事情啊,你做它,常常会成功,不是一定会成功,说一定会成功,自己骗自己,不对的,可是你不做它,一定不会成功,所以,为者——常常做了这件事情的人,常常会成功;你走路的人,朝那边走的时候,不一定能走到,可是只要你肯走,常常会走到。所以这个人生观是很成熟的。说是我为者必成,这个不对的,因为那个可能是走不通的,可是去做跟去走,常常会成功。这就是人生,做跟不做是不一样的。”关于成功,我们应该多说几句,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能成功”。以前的教育者对我们说了很多假话,现在的教育者也正在说很多的假话。我赞同晏子和李敖的做法,不要在孩子面前违反基本逻辑,把必要条件等同于充分条件,要成熟地看问题。让我们换一种不以歪曲事实为前提的教育方式,告诉孩子们:法网虽然恢恢,但迄今为止仍疏而有漏,所以需要你们努力,为实现疏而不漏的理想做贡献。(79)

2008.01.22 提到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我们常说“先做人,后做事”。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来正确无误,但经不起深究。不做事,怎么能够成为人呢?人(包括善人)形成于不断的活动(包括待人接物)之中。其实,我们不仅不能说“先做事,后做人”,也不能说“先做人,后做事”,两者不存在先后问题。看待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论仍然是“时间上无先后,逻辑上有顺序。”(80)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