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7 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期间,有一位女同学问到矛盾问题,说如果中国与美国是一对矛盾,那中国不在了,美国是不是也就消亡,她感觉这个问题不好理解。我的理解是:真正的矛盾是阴与阳、是与非、光明与黑暗、进攻与防守、东与西、公与私等(它们附属于实体,但不是实体本身),而中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并不构成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它们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对抗,如所有制和意识形态的对抗,所以中国不在了,美国可能照样存在,当然性质会有些改变。猎豹与羚羊的关系同此。(111)

2014.09.15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现代哲学家萨特(1905—1980)提出了人是绝对自由的,要对他所处的世界和其本身负完全的责任的观点。人们普遍认为,人的自由是相对的,人只对自己造成的相应后果负责,因此自然会认为萨特的观点偏激,不过萨特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看完他的解释再评论不迟(仅凭道听来的三言两语直接评论是幼稚的)。萨特认为,人和一般存在物不同,人要在不断的选择中改变现状,谋划未来,即人是自为的存在,而人的选择是自由的,即使遇到障碍,也是自己选择的必然结果,不同的选择会遇到相应的障碍,事物的敌对程度是由我本人决定的,我不应该感到痛苦或进行反抗。萨特用两个例子加以说明:如果你被征调去参加战争,你就不应该认为自己倒霉,遇到了外来的事故,因为本来你是可以开小差甚至自杀的,但你可能为了荣誉不愿意这样,所以你只能选择它,所以这场战争不是一种强制,你要对它负完全的责任;再比如出生这个极端的例子,人只能决定自己的死,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但人的一生有没有作为,你是为自己的出生感到喜悦还是羞耻,这可不是你的父母预先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你本人后天决定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你自己选择了自己的出生。萨特的哲学是行为的哲学,强调一个人要勇于选择,勇于担当,不要诅咒环境、抱怨他人,找各种托辞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不过和之前的叔本华一样,萨特眼中的人的结局也是悲观的,因为虽然人的实在是一种激情,但人谋划把整个世界划归己有,想成为上帝那样自因的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的激情是无用的。(112)

2015.06.10 海德格尔(1889—1976)和萨特对时间的理解与常人不同。看两段引文:“时间不只是由过去决定的,而且也是由将来和当前决定的。”(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0页)“现在并不是‘先于’过去或将来,现在受过去和将来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过去和将来”。(萨特《存在与虚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91页)常人的理解只是,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将来,而海德格尔和萨特增加了新的理解。我来解读一下这种新内容:如果你现在是一位成功人士,你会自豪地向他人谈自己的过去,曾经的苦难、挫折也会成为你引以为傲的资本,相反,如果你一路走得很顺,上了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最终功亏一篑,于是往事变得不堪回首,你都不好意思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上过大学。成功了,你的经历就是传奇。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可以改变其“色调”。至于将来决定现在,就更好理解了,即你的理想决定你现在的行动。海德格尔和萨特鼓励我们筹划未来,重塑自己的历史。(113)

2015.06.10 德国社会主义思想家魏特林(1808—1871)在他《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提出了劳动小时和交易小时的构想,有助于我们对按需分配的理解,值得关注。他认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既要保证全体的和谐,又要保证个人的自由。为了前者,必须人人劳动以支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规定必要的劳动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将不会有尊贵和卑贱之分;为了后者,必须要考虑个人在能力和欲望方面的差异,如果有人想享受必需品之外的奢侈品,他要提供额外的劳动,在规定的劳动小时以外完成的劳动小时就是交易小时。那么如何用交易小时换取奢侈品呢?魏特林反对用货币交换,他提出了交易簿登记的方法,即由劳动者领取交易簿,由工长签注劳动时间,由产品供应单位在劳动者消费时盖销。那会不会有人伪造,如模仿签注呢?魏特林认为是不会的,因为一个人享受多、劳动少是易被发现的,而且这样做会让其他人分担损失,从而破坏友谊,失去他人的敬重。(114)

2015.08.04 什么叫理论上可行,现实中不可行?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你可以设想一个没有大小的质点,但这样的质点实际并不存在;你可以描绘一个全知的人,像上帝一样,但任何人都做不到;你可以勾画一个完美的社会,但这是痴心梦想。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些概念在实际中不能单独存在,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而客观唯心主义者则认为,这些概念是单独存在的,而且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具体事物正是凭借(分有)它们而产生的。(115)

2015.08.09 我总结一下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特点:第一,不谈本体论,拒斥形而上学,反对唯物和唯心的划分;第二,结合生理学、心理学的成果只研究认识本身的特点,不讲认识的来源,反对唯物主义符合论;第三,主张合理、对话、协商、约定,将认识论与价值论联系起来,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116)

2015.11.02 断断续续,维护教学网站已经十几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员,不断碰到不同浏览器、分辨率和屏幕的兼容问题。为了保持简洁、清新和实用的风格,不得不一点一点修改代码,累计花费了大量时间。最近一周一边改作业,一边思考解决框架水平居中和文本垂直居中问题的方法,屡试屡败,但在最后快要放弃的时候竟然成功了。适可而止,告一段落,等浏览器升级时再回来检视。(117)

2015.11.08 当堂作业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照搬现成案例者减少,结合专业和个人爱好、经历举例者增多,还有的同学结合时事分析说明,新颖多样。(118)

2016.05.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引用了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中的“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那段经典台词,意在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拜物教。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还有这样一句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我们引用这句话痛斥异化现象,认为是不合理的,应当消除。我谈一点不同的看法:在封建社会,人际关系限于家庭、邻里之内,简单而牢固,《论语》说:“父母在,不远游。”即使关系出现裂痕,也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有弥补的机会。但在现代的、市场经济的社会,游无定方,随活动范围增大人际关系复杂多样,贫富差距拉大,交往易受利益影响,合伙容易,散伙也容易,情感松散,关系快餐化,用网上时髦的话来说,叫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不应该一味地视为负面丑陋的东西。(119)

2016.09.03 波普尔(1902—1994)在《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中提出了“可证伪度”这个概念,认为科学永远不能得到证实,这是由观察和归纳的有限性决定的,因为科学讲的是普遍规律,科学应该是假说加证伪,在遇到负面的例子反驳时予以修正。“知识的进步主要在于对先前知识的修改。”(同上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40页)波普尔另辟蹊径,他的话有理,不过科学作为一种假说将来既有可能被下一次经验证实,也有可能被下一次经验证伪,两种可能性都有。如果是前者,假说会被加强、被坚持,这也是科学发展的一种表现。波普尔走向了另一个极端。(120)

pr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