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3 “交互主体性”是胡塞尔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他与贝克莱哲学相区别的地方。胡塞尔将世界的存在问题置入括号悬而不论,只停留在主观范围之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严格的科学性,为了避免简单地回到“存在就是被感知”,避免陷入唯我论,他提出了“交互主体性”这个概念,意在承认他人心灵的存在,强调将个人主观性融入社会的重要性。“超越论的生活是这样进行的,即它同时知道自己是人格方面多种多样的人们之同伴,这些人彼此间处于现实的和可能的意见一致关系之中,并且现在处于对作为共同的世界的世界,自然的世界和文化的世界的关联之中。”(《第一哲学》下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90页)胡塞尔的提法具有代表性,卡尔纳普讲的“他人心理和精神”,波普尔讲的“客观知识”,罗蒂讲的“谈话”都具有相同的含义,“文化”和“共同体”成为流行词汇。这一普遍趋势体现了现代西方哲学重经验、反理性的特征,但用类比方法和移情作用来论证共主观性仍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因此正如罗素所言,与时空的连续性一样,他人心灵的存在也只是一个必要的假设。此前,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批判了这种做法:“以为用人类的意识代替个人的意识,或者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代替一个人的经验,哲学唯心主义便会消失,这等于以为用股份公司代替一个资本家,资本主义便会消失一样。”(《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3页)(141)

2017.06.04 在《反杜林论》第一编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世界模式论不是从头脑中,而仅仅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如果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那么为此我们所需要的就不是哲学,而是关于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由此产生的也不是哲学,而是实证科学。”在下一段开头,又有:“既然哲学本身已不再需要,那么任何体系,甚至哲学的自然体系也就不再需要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376页)恩格斯的两段话中的“哲学”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所有的哲学都不需要了?这样理解好像违背常理。如何破解?继续看同一编中的一段话:“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的基础上。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它不应当在某种特殊的科学的哲学中,而应当在各种现实的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因此,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克服又被保存’;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同上,第481页)如何理解“这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哲学难道不是世界观?可是又说哲学的内容得到保存。继续往后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一段话:“这种历史观(指马克思的历史观——引者注)结束了历史领域内的哲学,正如辩证的自然观使一切自然哲学都成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样。现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不再要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要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了。这样,对于已经从自然界和历史中被驱逐出去的哲学来说,要是还留下什么的话,那就只留下一个纯粹思想的领域:关于思维过程本身的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和辩证法。”(同上,第4卷,第257页)马克思的历史观终结了哲学?可是恩格斯讲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家依照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被分为两大阵营,唯物主义是其中之一,而唯物主义经历了系列发展阶段,现代唯物主义是其中之一。再回到以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看这样一段话:“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能对整理历史资料提供某些方便,指出历史资料的各个层次的顺序。但是这些抽象与哲学不同,它们绝不提供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这里我们只举出几个我们用来同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抽象,并用历史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同上,第1卷,第73—74页)其中的第一句话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段话是针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即德国的唯心主义思辨哲学,包括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的思辨哲学宣扬思想的统治,从天上降到地上,这是幼稚的空想,而如果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就会发现哲学、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便失去独立的外观,它们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发展史,离开了现实,它们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同上,第72页)意识形态对现实的反映既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属于后者。“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这一事实,对这些人来说必然是没有意识到的,否则,全部意识形态就完结了。”(同上,第4卷,第254页)这里的“意识形态”特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所讲的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为代表的“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就哲学被看作是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特殊科学来说,黑格尔体系是哲学的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全部哲学都随着这个体系没落了。但是留下的是辩证的思维方式以及关于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无止境地运动着和转变着的、处在生成和消逝的不断过程中的世界的观点。现在不再向哲学,而是向一切科学提出这样的要求: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而这就是黑格尔哲学留给它的继承者的遗产。”(同上,第3卷,第362页)这里讲的“全部哲学”同样是指“全部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一旦我们认识到(就获得这种认识来说,归根到底没有一个人比黑格尔本人对我们的帮助更大),这样给哲学提出的任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么以往那种意义上的全部哲学也就完结了。”(同上,第4卷,第219页)这里的“全部哲学”单指“以往那种意义上的”,并非指所有哲学。“德国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同上,第258页)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了,但它的遗产,即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得到了继承。海德格尔在《面向思的事情》中也谈到了哲学的终结,他说,以往的科学在哲学中发展,随着科学的分离和独立,哲学转变成关于人的经验科学,消解于被技术化了的诸科学,但哲学从开端到终结,还留下了一项隐而不显的任务,这就是思的任务,即放弃以往的思想而去规定思的事情。(142)

2017.06.21 如果根据辩证法,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相对的,一切均无定论,那大家是不是都优柔寡断、无所适从了呢?哲学家们需要生活,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笛卡尔在《哲学原理》第一章中说,我们可以在理性方面普遍怀疑,但在人事方面不可以,要采纳一种大概可靠的意见,不可因怀疑而失去行动的机会。洛克在《人类理解论》第四卷第十四章中说,人缺乏明白而确定的知识,但不可在行动中茫然不知所措,如果一个人只有在确证食物对人有益之后才食用或者只有在确知事业能够成功之后才行动,则只能坐以待毙。在第十六章中又说,我们不得不选择,因为日常的行为不允许我们延迟。休谟说:“一个地道的怀疑主义者,不但怀疑他的哲学的信念,也怀疑他的哲学的怀疑;不论由于怀疑或信念,他都从来不会摈弃他可能自然享到的天真的快乐。”(《人性论》上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4页)说罗素在《物的分析》第十五章中说,实践中一种几乎在瞬间完成的且十拿九稳能获得正确结果的推论方法,比一种迟缓但始终正确的方法更可取。亚里士多德在《论天》第二卷中有一个例子,说的是一位非常饥渴,且饥渴程度相等的人,由于站在离食物和饮料相等距离的地方,结果竟静静地呆着不动。(143)

2017.08.16 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已经取代大电脑成为主流上网工具,各大网站纷纷更新网页,以适应小屏幕浏览的需要。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我想用HTML5这个标记语言新标准更新一下现有的教学网站,但在这样做之前,我尝试用“搜狐快站”的免费线上工具设计了手机版的网站,取名“原理课程教学微站”,网站简洁、易用,同学们可以用手机扫“课件文字资料”封面上的二维码直接登陆。(144)

2017.09.28 和“交互主体性”一样,“生活世界”也是胡塞尔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个概念是胡塞尔在晚年提出的,他提出这个概念意在探索科学的源头。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即日常生活世界,这是一个感性直观的世界,是所有人都生活其中的世界,它与科学世界相对,是前科学、前理论的世界。生活世界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从经验和归纳出发,把世界的存在当成不言而喻的,是预先有效的,这是一种自然朴素的看法,具有原初的自明性和先验性。近代的客观科学在此基础上将生活世界片面地逻辑化、精确地数学化,走上了技术化的道路,把感性的东西视为主观的东西加以抛弃,寻求感性背后的永恒自在存在。对此胡塞尔是反对的:“我们排除有关真存在以及关于它的述谓性真理,如在实际生活中为了其生活实践目的的需要的那种真理(境况的真理)的一切认识,一切断定;我们也排除科学有关世界的认识,有关处于‘本身’之中的,处于‘客观真理’之中的世界的认识”。(《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89页)反对的理由是任何经验的陈述都不可能提供自在的存在者,不能防止产生假象,因此必须对世界的是否存在进行悬搁。另一方面,生活世界又是依据本能兴趣的、主观的、有限的、相对的充满众多意见的世界,存在一个无限敞开的地平线。“对于‘自然的人’而言……他不会想到提出这样的任务,即想要按照一切可能的‘关系’,如其自身所是的那样,认识事物本身,通过经验去了解它。”(《第一哲学》下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24页)胡塞尔看中的正是这一方面,他希望只研究精神性的东西,但他反对自然主义从二元论出发,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灵,认为心灵和物质世界一样是客观的持存,是由心灵材料构成的,遵从因果性原则。胡塞尔认为,应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研究纯粹的心灵,达到超越论的主观性,让整个世界“失效”,都变成现象。胡塞尔说,笛卡尔怀疑一切,并将自我理解为心灵,这是革命性的变革,但笛卡尔是不彻底的,因为他仍然寻求绝对的自在存在。胡塞尔认为,哲学作为关于宇宙的学问(科学只是其分支),应该研究生活世界的普遍的存在,将人和人类文明普遍地变成主题。胡塞尔并没有专门研究存在问题,这个任务是由他的学生和助手海德格尔完成的。(145)

2017.09.29 人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同时具有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三个方面的“基因”。当人处于顺境、得意的时候,容易陷入心想事成的感觉;当人处于逆境、悲愤的时候,容易诉求大道天理、公平正义,求助于老天或上帝的保佑;在一般情况下则平平淡淡过日子,踏踏实实做事情,持的是唯物主义的态度。詹姆士在《实用主义》一书中说,一个人的哲学观点与一个人的气质有关,刚毅气质的人(the tough-minded)依事实行事,悲观宿命,采取的是经验主义和唯物主义态度,而柔和气质的人(the tender-minded)依原则行事,乐观自由,采取的是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态度。他主张用实用主义态度将两者结合起来,“它能够像理性主义那样保持有宗教性,但同时又能像经验主义那样保持与事实的最丰富的密切关系”。(《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1页)(146)

2017.10.05 马克思主张劳动价值论,将商品定义为劳动产品,认为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的抽象劳动,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正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很少有人对这种经典说法产生怀疑,但我在长期的思考中逐渐觉得劳动价值论存在问题,而受马克思批判的萨伊的效用价值论却有道理:“既然一件物品的需要基于它的效用,因而,它的价值也基于它的效用,所以使生产力有价值的,乃是创造那需要所从以产生效用的能力。”(《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22页)按照劳动价值论,一般来讲,一栋房子比一件衣服的价值高,即使前者价格下降得厉害,也不会降到比后者还要便宜,这是因为生产前者需要更多的材料和更多的劳动,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某些场合,如在饥荒年代,这时候人们宁愿要食物和衣服,房子变得不值钱,对于在草原上不断迁徙的牧民来说,房子也没有衣服值钱。所以价值直接由效用和稀缺性,即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的上下波动不是价值的外在表现,而是等于价值。商品为什么能够交换,不是因为劳动,而是因为使用价值,否则无法理解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交换问题。纯天然物也可以成为商品,只要对人们有用即行,马克思认为它们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根据马克思对商品二因素的分析,自然就推论出它们不是商品,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明确地表示这一点。一栋房子能换多少件衣服,这是由人们对两者的需求程度以及市场供应程度决定的。劳动可以创造和改变物品的效用,但劳动不直接决定价值。马克思的理解与此相反:“但是互相可以交换的物品的这个统一体是什么呢?这种交换不是物品作为自然物互相保持的关系。它也不是物品作为自然物同人的需要的关系,因为不是物品的效用程度决定物品互相交换的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3册,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55页)马克思认为,具体劳动指怎样劳动,抽象劳动指劳动多少,这种对劳动的划分是对的,但在劳动中直接决定价值的不是抽象劳动,而是具体劳动,怎样劳动意味着机智的程度,劳动多少意味着勤奋的程度,前者即是否会劳动的问题,只有它才能创造适应社会各种需要的商品。马克思说,借助于自然力的帮助,劳动创造具有各种使用价值的物质财富,财富正是对人有用才是财富,而财富就是价值本身。马克思指出,货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是从商品总额中分离出来的,“所有商品都用这种分离出来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同上,第156页)所以,买卖就是用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对比,而不是价值,即马克思所说的作为同样的东西的抽象劳动的交换。效用价值论具有劳动价值论所没有的优点,不会陷入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如何换算、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如何换算以及手工劳动与机器劳动如何换算这类困境,能很好地解释文物的高价以及有的人很勤奋却收入低的现象,并使政治经济学中的价值范畴与哲学中的价值范畴保持一致。相应地,按生产要素分配应改为按价值要素分配。生产马克思之所以强调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意在得出这样的推论:工人是劳动者,而资本家不是,所以是工人创造了商品的全部价值。(147)

commodity

2017.12.2 上网的时候偶然发现丁和平的一篇新浪网博客长文《“经验”应该有两种理解——从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谈起》,文章的思路开阔,阅读后有启发。作者认为,对“经验”可以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正在的,即被反思之前的、当下的、本真态的或正在进行的,另一方面是反思的。如果对两者不加区分就会产生问题。笛卡尔的“我思”既有正在进行的意思,也有通常的反思的意思,而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命题却只有第一种意思,意思是存在和感知是一回事,两者不能分开,费希特讲的“在经验中,物和理智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学引论第一篇》)有相同的意思,经验批判主义的要素一元论、原则同格说直接继承了贝克莱、费希特的思想。而列宁对经验的理解(物的决定作用和主体的能动作用)讲的却是第二种意思,双方站在不同的角度,本来不构成冲突,但由于双方都以为对同一概念的理解与对方相同,所以产生误解。“对‘经验’正在地看与反思地看这两种方法不加区分,可以说是西方近现代哲学中最根本和最致命的问题,而问题则集中由唯物主义与所谓唯心主义的争论(实即反思地看意识与正在地看‘经验’由于不加区分所引发的争论)、相互‘揭短’而表现出来。”作者说,进行这种区分还可以解决逻辑悖论问题,以说谎者悖论为例,如果我说“不论我说什么都是假的”,则如果“全假”真,即不论我说什么都是假的,那么“全假”假,如果“全假”假,那么我说的话有些并不假,有可能“全假”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悖论,是因为没有区分“全假”与“‘全假’假”,后者是自我反思。下面我补充一段对作者有利的话,这段话来自费尔巴哈《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中对“我思故我在”的分析:“他(指笛卡尔——引者注)是从意识出发的。我们意识到我们之身和我们之外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把自己和它们区别开,同时把它们相互区别开。自己意识到的东西,是存在着的,它叫做灵魂。因此,我们确信,我们的灵魂先于我们的肉体存在。毫无疑问,意识是第一性的;但是,意识仅仅对我来说是第一性的,而不是就其本身来说是第一性的。对我的意识来说,我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但是从肉体的角度来说,我之所以意识到自己,就是因为我存在。它们之中到底哪一个正确呢?是肉体、自然界还是意识、自我呢?当然是自我;因为我能承认自己不正确吗?然而,我真的能把意识和自己的肉体分开独自思维吗?难道我在每一个活动中,在每一个时刻没有意识到我是有形体的存在物吗?我意识到我感觉着,我思维着;可是,难道我是作为没有形体的存在物感觉着和思维着吗?因此,我的意识和我的肉体之间没有区别或者至少不可分离,难道这不是我必须以之作为出发点的基础和原则吗?首先把肉体和心灵分裂开,然后又想使这种分裂协调起来,这种作法是何等荒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13—214页)(148)

2018.01.25 马赫和彭加勒既是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爱因斯坦虽然不是哲学家,没有提出自己的哲学体系,但受马赫、彭加勒和休谟等人的影响,在哲学方面也有大量的表述,在他的文章和讲话中,哲学认识论和物理学是融合在一起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第一版序言中说:“真正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总是一个哲学家。”因为自然科学家发现他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强烈地推动他去关注认识论,这些问题在他的科学中具有高度的普遍性,他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断地要接触到纯粹哲学的领域,“他的确必须跨进这个领域,否则,他便不能充分地理解他自己活动的意义。”(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爱因斯坦也说:“物理学的当前困难,迫使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深入地去掌握哲学问题。”(《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53页)它认为,理论需要从经验出发并用经验来检验,他说:“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间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第112页)他说,理论家的方法就是要首先发现原理,然后才是从原理推导结论。“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地必然的,或者是先验地正确的。”(第196页)“我们的概念和概念体系所以能够成立,只是因为它们可用来表示我们经验的复合;除此以外,它们就别无根据。”(第240页)不过,爱因斯坦不是狭隘的经验主义者,他反对玻尔的实证论,反对单靠观察建立理论。因为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已经有了预先的假设。“可是事实上,‘实在’绝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给予我们的只不过是我们的知觉材料;而其中只有那些用无歧义的语言来表述的材料才构成科学的原料。从知觉材料到达‘实在’,到达理智,只一条途径,那就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理智构造的途径,它完全是自由地和任意地进行的。”(第689页)“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第402页)“初始的假说变得愈来愈抽象,离经验愈来愈远。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一切科学的伟大目标: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第384—385页)“几何概念所对应的是自然界里或多或少确定的客体,这些客体无疑是产生那些观念的唯一源泉。几何学为了要使它的结构得到最大可能的逻辑统一性,应当不走这样的路线。”(第150页)几何学并不研究概念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而只研究概念本身之间的逻辑联系。他既强调了归纳的重要性,也重视思辨、直觉、灵感的重大作用;既强调了外部的证实,也强调了理论内在的完备,即逻辑的简单性。“像引力场这样复杂的方程,只有通过发现逻辑上简单的数学条件才能找到,这种数学条件完全地或者几乎完全地决定着这些方程。”(第43页)“经验可以提示合适的数学概念,但是数学概念无论如何却不能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第448页)“我实在完全不喜欢抱住可观察的东西这个当今正时髦的‘实证论’倾向。”(第471—472页)它认为,实证论的观点等同于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我相信每一个真正的理论家都是一种温和的形而上学者,尽管 他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多么纯粹的‘实证论者’。形而上学者相信:凡是逻辑上简单的,就是实在的。”(第672页)他在批评怀疑论时说:“你是对的,亲爱的怀疑论者。唯有经验能够判定真理。然而,如果我们成功地用公式表述了一个富有意义的、严谨的问题,我们就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不管已知的经验事实多么丰富,要证实或者要驳倒都不会是容易的。要从这些方程去推导出那些同经验对照的结论,将需要艰苦的努力,也许还需要新的数学方法。”(第685页)爱因斯坦考虑到了问题的复杂性,看到理论是无法用经验完全证实的,这时就要从理论的简单性方面去衡量。在休谟对因果律提出质疑之后,人们排斥形而上学,爱因斯坦却愿意为形而上学留下一席之地。这与罗素的观点是一致的:“纯粹经验论到头来是无人相信的,并且假如我们必须保留我们全部都认为有效的信念,那么我们必须承认某些非证明性的也非获自经验的推论原理。”(《意义与真理的探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60页)(149)

2018.02.25 教学网站更新完毕,适合手机浏览,兼容台式机。为和微信公众号结合在一起,已将网站链接到它的自定义菜单上。(150)

prev